分卷阅读417(2/3)
着芦苇,蓦然间放声大哭,哭声中却充满了解脱的喜悦。
接着大刀落下,哭声戛然而止。
那官员持节大喝,一边派追捕劫匪,一边让
搜查
群中是否还有同党。
围观的闲汉立刻便作了鸟兽散,却有十余名少年留了下来,甚至不等那些士卒退开,就上前收殓尸体。
汉国重葬,没有特别的诏令,即使谋反的重罪也允许亲友收尸。
毕竟已经死了,不许收尸未免不近
,那官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理会。
更何况还被劫走了一个,他就是想理会也顾不上。
那名乞丐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转眼就抱着婴儿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没有看清他的相貌。
倒是程宗扬在船上看得清楚,卢五哥一身风尘,连胡须都是匆忙黏上去的,根本瞒不过有心,而且他还抱着个婴儿,不敢下水,完全是靠过
的身法,贴着河岸蛇行,那些骑兵虽然看不到他,但只要沿着河岸追下去,肯定能追上。
程宗扬了吸了
气,硬着
皮潜
水中,暗暗祈祷自己可不要抽筋,万一让卢五哥再赶来救自己,还不如淹死得了。
出乎他的意料,河水并没有预想中刺骨的寒意,而是一种淡淡的温凉。
还真是温洛啊。
程宗扬心里嘀咕一声,兜朝卢景截去。
第七章地室一角,延香抱着一名襁褓中的婴儿,轻轻哄着。
那婴儿喝了些温好的羊,此时已经睡熟。
程宗扬与卢景坐在火炉旁,你一碗我一碗地喝着酒,藉此驱走身上的寒意。
炉中炭火烧得红通通的,上面一条羊腿烤得吱吱作响,烟气顺着挖好的通风引向地面,免得炭气郁集。
“……郭家满门一共一百二十一。
十二岁以下按惯例应该下蚕室,被天子否了。
说郭大侠和他的党羽多次公开行凶,视朝廷律例如无物,必须诛灭。
”敖润道:“那孩子是老郭的独子,还不到一岁。
”卢景冷着脸又了碗酒。
他远赴首阳山,一两夜来回奔驰六百余里,饶是他已经踏
第六级通幽之境,修为不凡,这一趟下来也不轻松,此时三碗烈酒下肚,脸上才有点血色。
“先养着吧,等见到郭大侠再还给他。
”想起当时行刑的场面,程宗扬不由叹了气。
被一个死囚劫持,对刘骜而言,不啻于耻大辱,因此消息被严密封锁。
正在逃避追捕郭解的恐怕还不知道,“他”已经因为劫持天子,而被戮尸,连家也被牵连诛杀。
程宗扬看了一会儿睡熟的婴儿,然后对延香道:“这里太闷,对孩子不好,你先把他带出去吧。
”延香应了一声,抱着婴儿起身。
地室里只有一道竹梯,延香抱着孩子一时无法上去,敖润赶紧跑过来,“我来!我来!”说着就要去接。
延香白了他一眼,“别动,刚睡着。
”敖润讪讪地收回手,挠了挠。
“老敖,你怎么就死心眼儿呢?小的不让你抱,你抱大的啊。
”敖润醍醐灌顶,涎着脸抱住延香的腰肢,延香怕惊醒孩子,只好由着他搂住自己攀了上去。
室内伤感的气氛被冲淡了一些,程宗扬这才问起卢景的首阳山之行,“找到了吗?”“东西没找到。
但标注地点的旁边有座石阁,叫升阁。
”卢景说着,拿出玉牌和皮卷。
程宗扬心大定,把所有的玉牌和皮卷都拿了出来,一字摆开。
七块玉牌以及隐藏的线索依次排列下来,分别是:首阳山,升阁。
伊阙,出云台。
东观,第五松。
上林苑,方丈岛。
偃师白鹭书院:唯楚有材。
北邙:卧石绿。
酂侯祠:成败在兹。
出东方,唯我不败。
七块玉牌暗藏的线索与其中七个字一一对应,只剩下第七处空缺。
程宗扬可以断定,在最后一块玉牌所标记的地点周围,肯定能找到那个缺失的“不”字。
玉牌本身是上好的白玉,手感温润,质地极佳,上面镂刻着繁复的花纹和印记,相比之下,玉牌上刻的“首阳山、伊阙”等字样,就像小孩的涂鸦一样,胡刻在玉牌上。
程宗扬看了半晌,那些玉牌本身似乎是一件成品,被切割成八块,上面的字迹是后来加刻的——这也符合岳鸟
的一贯作风,别
的东西不要紧,拿到手里就算自己的,在别
的东西
涂
改,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除了第一处的首阳山升阁,其他六处的顺序都被打
了。
最后一块,是第七处的‘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