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1(2/3)
了吗?”“天啊!”有叫道:“杀
了!”“报官!”“赶紧报官!”“快!快……”“官府的
来了!”程宗扬伸手帮郑子卿合上眼睛,心里大骂一声,“
!”…………………………………………………………………………………长秋宫内,帘幕低垂。
程宗扬立在陛阶下,隔着珠帘,只能影影绰绰看到一个曼妙的身影。
郑子卿刚死,官府的就赶到书院,不由分说地封了大门。
即便程宗扬有官员的身份,也大费周章,折腾到傍晚时分,才好不容易脱身。
他急于回到住处与众商议,谁知半路却接到宫里的谕旨,召他前往长秋宫觐见。
珠帘后,赵飞燕轻柔的声音响起,“程大行今去了昭阳宫?”友通期借
怀念家
,把程宗扬召进宫去。
她这借能瞒得过别
,怎么能瞒得过她“一母同胞的亲姊姊”?程宗扬有心解释,可旁边还站着个中行说,真是要多碍眼有多碍眼,只好应道:“是。
”赵飞燕从腕上摘下一只八宝镶嵌的金镯,给身边的侍
,柔声道:“难得妹妹有心——有劳程大行,将此物捎给家父。
”程宗扬接过金镯,然后行礼参拜,接着就被中行说打发出来。
程宗扬心沉闷,郑子卿也是自己看好的
,有勇有义有识,更难得的是有文化,若能收为己有,将来可堪大用,谁知自己还没开
招揽,变故突生,他竟然会在自己面前被
杀死。
因为心里有事,程宗扬没有留意赵飞燕的言谈,直到登上马车,他才觉得纳闷。
赵飞燕明知道她“妹妹”是个冒牌货,压根跟她在故乡的养父没半点关系,所谓惦念家,无非是个幌子,为何还要让自己捎东西?而且自己上午去的昭阳宫,怎么到了傍晚突然想起来把自己召进长秋宫?好不容易进了宫,隔着珠帘说了两句话,就把自己打发出来,赵飞燕什么时候闲得这么无聊了?还有,赵飞燕如果真的想往家里捎东西,总不会随手摘一只金镯这么仓促吧?程宗扬越想越觉得不对,打开木匣,取出那只金镯仔细端详起来。
那只金镯沉甸甸的,上面镶嵌着血红的宝石、紫色的水晶、黑色的珍珠、金色的琥珀……从手工看,算不上
品,但份量十足,用料十分扎实,赵飞燕家世贫寒,捎这样一件镯子回家比什么稀世珍宝更合适。
不过程宗扬很快就发现金镯内侧有个夹层,里面有一幅薄如蝉翼的丝帛,上面写着四个字:西观。
子时。
南宫有东、西二观,东观原本是天子御用的藏书阁,经过历代扩建,如今规模颇为宏大,逐渐有取代兰台的趋势。
西观则籍籍无名,连宫里知道西观的都不多。
事实上,西观与长秋宫相去不远,起初规模与东观相似,但因为在阁上能俯览皇后寝宫,早已废弃,如今只剩下一处空院。
南宫以玉堂前殿为界,以北属内廷,外臣非奉诏不得内。
外廷则允许近臣出,甚至留宿,以便于天子随时征召。
西观离长秋宫极近,但属于外廷。
程宗扬有着常侍郎的身份,职份就是常侍天子左右,留在宫中也没说什么。
此时离子时不到两个时辰,程宗扬索去了兰台,随便要了几册书简,心不在焉地看着,只是脑中翻翻滚滚,怎么也静不下来。
自从友通期冒名宫,自己和赵飞燕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同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但赵飞燕以皇后之尊在宫中私会外臣,以她的小心谨慎,此举未免太过蹊跷。
经过秦臣的分析,汉国唯一的大事就是天子立嗣。
难道她是想……借种?当然不可能!程宗扬以前就觉得历史上的赵飞燕有些失真,赵飞燕当皇后时,内有历经四朝天子的太后王政君,外有一门九侯的号外戚王氏家族,她一个平民出身的
子,凭什么能在王政君和王莽眼皮底下胡作非为?如今身临其境,程宗扬感触更
。
所谓的“燕啄皇孙,秽宫廷”,无非是吕氏泼的污水。
赵飞燕就算再想要儿子,也不可能出借种的事——除非她借吕家的种。
也许她看中了某个诸侯的子孙,想要立为嗣子?这倒是很有可能,毕竟自己身为大行令,可以名正言顺地与诸侯往。
况且她再弱势,也是名义上的皇后,有诸侯找到她名下,一点都不怪。
问题是找她的会是谁?难道又是江都王太子刘建?程宗扬翻来覆去想着,时间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
“程兄倒是好雅兴。
”说话间,一个大步过来,一
在席侧坐下,顺手拿起案上程宗扬用来裹腹的蒸饼,毫不客气地撕下一块,一边吃,一边含糊说道:“
宫无
,挑灯夜读……啧啧,居然还是倒读书简,程兄果然不是常
。
”程宗扬若无其事地把书简倒转过来,“哪里比得上东方兄学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