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渊亦难过劫关(2/2)
,就可脱了困境。
但那两位真岂会瞧不到此点?必会早做安排,那结果不是避迁宗门,就是做过一场。
且勿要忘了,九洲尚在重劫之中,那最后一劫更是凶险无比,哪怕天真
,届时怕也是身不由主。
清羽门若能挺了过去,自然化蛹成蝶,若是过不去,自然有覆亡之危。
此刻清羽门中,陶真已是收得张衍手书,便将四弟子杨麟唤来,道:“溟沧派张真
拜访我门,传命下去,大开山门,为师亲自出迎。”
杨麟道:“恩师乃一派之掌,不好轻动,不如由弟子前去迎候就如何?”
陶真摇
道:“张道友如今已是吾辈之中
,又执掌溟沧派渡真殿,当得此礼。”
杨麟是心大震,不敢置信道:“张真
……莫非成得
天了?”
陶真缓缓点
,他也是心生感慨,暗忖:“张道友修道五百载就成得
天,我九洲之地,自古以来,恐未有凌绝其上者。”
杨麟勉强住心,站起身来,道:“弟子这便下去安排。”
未有许久,清羽门山门禁阵大开,道途两侧,有婢乘鹤向前,列阶相迎,更有灿霞为盖,仙灯高举,金丝银花,织作锦云之道。
再等片刻,掌门陶真宏率得众弟子,乘宫舟而出,一时清气蔽,云随风从,
见对面有一蛟车过来,便先行起身,打个稽首,“张道友,许久不见,何不来舟上同行?”
张衍还了一礼,笑道:“既是主之邀,安敢推辞。”
他蛟车之中出来,乘风到了宫舟上坐下,再环目一望,见清羽门弟子虽比上回来时多了十倍不止,但目之所及,元婴修士只杨鳞一,赵正诚、王英芳二
却不见影踪。
从来未有师长出门迎客,弟子回避的道理,算算年月,这二多半是寿数已尽,转生去了。后辈之中又未有替继之
,这也难怪被海外另外两家压制。
陶真看张衍留意门下,便道:“我清羽门立时尚短,还少有能独当一面之
。”
张衍念一转,笑道:“陶真
,今
难得到此,不如请米真
与渠妖主过来一叙如何?”
陶真闻言,
微动,稍稍一思,叹道:“却又欠道友一
。”
他是天真
不假,但反出南华之后,便就孤立海上,背后无有宗门撑腰,那意味着不到那生死存亡地步,不好轻动,往
屡次相助张衍,其中也不乏有
好溟沧之意。
而今时今,张衍身份却大为不同,本已是溟沧派渡真殿偏殿之主,此番成就
天回去,必领正殿之位。
此位非同小可,若论权柄,可只在溟沧掌门之下,只那昼空殿主能与之比肩,现只要稍加表露有照拂之意,鲤部与崇越真观必是有所忌惮,不会再如先前那般步步紧。
这等却是不小,可对清羽门极是有利,不得不接了下来,只他先前承诺助张衍三事,也不知何时才能还清了。
张衍把袖一抖,指画之间,就有两封符书悬飘在空,招呼两条蛟龙过去,命其送去崇越真观与鲤部之中。
宫舟不久行山门,陶真
也是洒脱,任由禁阵开着,两
言几句,便不免论及东华之事。
陶真道:“这百年前之中,东华二起清气,一出贵派,一出玉霄,只明面观去,当是有两位道友成得
天,至于他派,若作掩饰,便不得而知了。”
张衍点赞同,他
得
天境后,明了许多往
不明之事,就如修士成得
天之时,要是有长辈刻意遮掩,或是潜在小界之中未出,那么其成就之势未必会让他
察觉。
眼下魔劫之中,难保没有魔宗后辈证得此境。
不过天真
需呼吸
气,转运灵机,时
一久,定也隐瞒不住,眼下虽是不明,
后不难知晓。
两正说话间,却同时心生感应,往东南望去,却见天边一道法相遥遥升起,内有一条金鲤,腹下现爪,
上戴角,隐有龙形之相,金光灿烂,在云中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西北方亦是遥遥腾起一道净白寒气,内藏一玉鼓,生得双翼,扶风而上,振动之间,闻有淜滂之音。
这两道法相,一南一北相互呼应,震空惊涛,清羽门弟子多是修为不高,俱是心为之一夺。
张衍目光微闪,这两应是收得他传书,不过不来赴宴,反是展出法相,当是示其心中不满,还隐有称量之意。
若是在别处,只要不惹上门来,他也就一笑而过了,但此番本意既为帮衬道友,自然不能不应,微微一笑,把身一晃,轰隆一声,一道玄气浮空而起,于霎时间高出天汉,布满苍穹!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