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临渊一步慎缓行(2/3)
这一回,却不再是滞涨沉拙,而是轻灵飘逸,不可捉摸,丝丝缕缕散在四肢百骸之中。
先前那等重浊之气纵然挪动吃力,但好歹还有迹可循,总是在那里也跑不去。
可现下却要去浑身上下搜罗散逸气机,这却比前次更难做到,因为其会如游鱼一般到处游走。
到了这一步,更是心急不得,张衍屏息凝,不作他想,只管穷搜身躯,遍寻气机,将游散在各处的轻灵之气一一捉摄过来,再收纳而起,哪怕末梢根节不曾落下。
他往躯各处寻踪觅迹,随着灵气收拢越来越多,心
竟隐隐有了一丝异的感觉,好像对自己这具躯壳有了更
一层体悟,种种细微变化,无不了然于心。
他之身躯也在这等修炼之中越拔拔高,渐渐到了府顶端。
那镜灵未免张衍受到阻碍,低喝了一声,连连起掐动法诀,竟也把府随之扩大了一圈。
又过得三十余天,这一步张衍也是成功迈了过去。
此时所有气绵绵泊泊,轻柔舒缓,从窍中流淌而出,鼓动如
,似百川汇海一般,往腹下齐聚。
张衍往里内视而去,见那气最后拢在了一处,似光湖幽潭般收在一个丹窍之中。
参契法诀上曾写明,只要将这团气震散,再往周身窍
运化一遍,须臾之间,他便可成就那参契第四重!
只是当他刚想动作之时,却是身躯轻轻一颤,冥冥中却似乎感觉到,这一步如是就这么迈出,好像有什么劫难灾厄就要牵扯上身。
这是一极为玄奥的意念,根本说不上从何而来,但偏偏就这么从心底涌了出来。
张衍是个谨慎之,不冒无谓之险,他略作沉吟,把动作停了下来,暗忖道:“那警醒之感虽是莫名而来,但绝不会无有原因,定然有什么缘故在内。”
他寻思了一会儿,便伸手得袖中,握定那块残玉,决定先用推演之法探个究竟。
他心往里一沉,过了有数个时辰,就从其中退了出来,面上泛起一若有所思之色。
适才他推演了一遍,发现自己一旦迈出这一步,那必然要弄出极大的动静来,这且不去说,在昭幽天池府之内,有阵法护持,也不虞他
察觉了去。
但关键却是,到了第四重之后,他就那连形貌气息也略微有所变化,短时间也不知能否收敛了去。
这可是上古魔门功法,门中后进弟子或许看不出什么来,但大能修士,如天真
之流一望就知,若是见得不对,指不定到时就要来斩妖除魔了。
张衍想了想,却是微微一笑,对他而言,其实此事倒也不算什么。
他之所以费了偌大功夫修炼这门法诀,本就是在魔劫到来之时,能够防身保命,防备万一,在气道一途尚未修至元婴境界前,能不踏出这一步当然是最好不过。
既然自己随时随地能迈出这一步,当然不用心急了。
但若真正到了那等生死关,那也不必顾忌这许多了,只有先保住了
命,然而才能去虑及其他。
只是他心中还有一个疑惑悬而未解,不禁自思道:“那灾劫之感,却又不知从何而来。”
他仔细思量,心中渐渐想起一事来。
记得初那魔藏之时,其上有碑文曾言“修此道者,天降劫数”。
陆革曾认为劫数是应在修炼此法的修士身上,而张衍初时则认为,修此法者自身便是那世劫数。
孰对孰错,他也是不能确定,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如是这样,倒也要慎重了,他不畏灾劫,但至少也要在此之前做好万全准备才是。
那镜灵见张衍行功完毕,上前禀道:“老爷闭关三载,外间有不少访客到来……”
张衍沉声道:“山门中可有事?”
镜灵道:“这倒是无有,那些访客俱是些小宗弟子,其中有几名还说是与老爷有过一面之缘。”
张衍笑了一笑,道:“我如今尚要行功,无有闲暇,你且把名字记下了,待我出关之后在做理会。”
镜灵应声称是。
张衍一挥袖,把气息一沉,就从府顶端缓缓飘落下来。
眼下既然自己有了防身保命的本钱,那么接下去,便要考虑如何凝聚法力真印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要将那五行真光修炼完全。
他大袖一甩,就有一只玉斗飞了出来,这其中置满了东槿子赠与他的甲乙木之气。
按照他的打算,先用数载时,将木行真光修炼出来,再用九数真经倒推功法,以之前凝练水、土二行真光的经历,粗略一估,这样他大概还要用去十年左右的时间。
想到这里,他色一动,到了那时,怕是自己那大徒儿刘雁依差不多也要回转了吧。
……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