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青楼传(23)(7/10)

事的,都是这种性格,那还是得想法子处理才行。)林平之手裡揣着一封带着清廷官印的信笺思索着。(果然多找帮手是必要的。)

**********

清廷作为中原新的统治者,自然没有落下对武林的注意。除了与青海密宗本身关係紧密外,清廷也拉拢不少包括欧阳锋在内的西域势力,同时目光也渐渐专注于散落在中原的大小门派。

欧阳锋作为清廷一直以来的座上宾,在长安皇城的后花园有着为他一直备好的别院,无论他有何要事到皇城来,他都能在此处落脚。

「老夫和老乞丐战上这么一场,至今元气仍未回复。」欧阳锋对受他邀请前来的完颜康说道:「明日拜见皇上,就你所知的如实秉告便可。我事先和东厂打点过,朝廷上不会有人为难。」

「多谢前辈。」完颜康行了个礼,一时也接不下话。他尚没有理清楚欧阳锋为何欧阳锋至今仍未怪罪他欧阳克之事。

欧阳锋端坐着调息片刻,接着问道:「你和完颜洪烈将军还在闹矛盾,是吗?」

完颜康被这一问吓到,但只是低着头没有回应。

「锋芒毕露。」欧阳锋没头没脑说了这么一句。「不管是你还是我那姪儿都是如此,你们年轻一辈总是因此陷入险地而不自知。」

完颜康听后赶忙下跪道:「关于令姪之事,实是我布置未尽周全所致,还请大师责罚。」

「起来。」欧阳锋瞪了他一眼,长吸一口后继续说:「一半或许是算你头上没错,另一半只能算是他自找的…你倒还算听劝的,我要你来长安便跟着来了。」

完颜康心裡不明白欧阳锋的用意,只是继续跪趴在地。欧阳锋身上有伤,完颜康心底有信心能拔腿就跑并全身而退,但后续会有什么后果他可不敢想像。

无论武林争斗还是朝廷险恶,欧阳锋都比他来得老道。

头抬起来。」欧阳锋不带任何意思情感地命令道,而完颜康也照着做了。

欧阳锋那双大眼此时眯了起来,看着眼前明明有几分忐忑还强作镇静的年轻小伙。

「你跟我义子长得颇像。」欧阳锋说完后,咳了几声。「不管义子还是姪子,都只是给外人看的名份而已。可惜我必须注重名声,才让我对他们两人都使不上力。」

完颜康听后心裡大致清楚,不管是欧阳克还是他口中的义子,实际上和他的关係可能更紧密。

「看来是真老了,让我话多。」欧阳锋接着换了话题。「朝廷内一直有声音要打压完颜氏,今天八旗过燕京出了问题,严重点整个完颜氏都会被问罪。」

完颜康听后大惊,这个消息可不是在燕京时他能听见的。

「接下来我说的话,都是细琐却重要之事,你必要细细牢记。」欧阳锋对完颜康招了招手。「过来,细细听好。」

完颜康站起了身,却没有立刻走上前去。「前辈…为何要助我到如此?我们完颜氏和您没有干係,在下也就是个后生……」

「我那个义子叫杨过。」欧阳锋再度岔题。「就是偶然碰上了他,我也是偶然起意收了他当义子。」

欧阳锋说着他在江南破窑碰上杨过的情形,他和杨过相处也不过一个月再多数日。后来他知道杨过母亲和襄阳郭家有关连,他便不告而别。

最后一次遇到杨过,便是在华山上遇见洪七公那次。他只知道杨过因为郭家夫妇的偏见受了伤,但碍于自己已经有了欧阳克,便没有再多照料,草草传了数招绝学便又离去。

「就当是老夫一时兴起吧。」欧阳锋故作冷漠般得轻哼一声。「到了这岁数,总还是想有个能在心裡罣碍的晚辈。」

「在下明白。」完颜康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如果您真是克兄和那位杨过的父亲,如此担忧也是自然。」

欧阳锋看了完颜康一眼,随后便交待起正事,包含清廷内部的局势和主要的派系,以及特别针对完颜氏的人

「目的虽然不同,但蒙古以及鳌拜为首的武官,一直有意要在朝廷排挤完颜氏。」欧阳锋对完颜康认真解释着。「皇上年幼即位与重臣们仍有隔阂,太后虽为监政但多半也是独善其身。东厂和锦衣卫名义上是皇上统辖,但毕竟是旧朝所属,他们有多少心思谁都说不准。」

在欧阳锋的分析下,完颜康大致明白了清廷当前的内部情势。

完颜氏和女真诸部在清军入关后,一直都在留在东北戍卫重地,鲜少参与长安朝廷的事务。因为康熙年幼登基,朝政便由有心介入的各方势力把持着。

其中,又以太后为中心的中宫集团,还有鳌拜结集的权臣党羽最具影响力。皇太后时多数时候不干预朝政,当前真正的朝中呼风唤雨的便是鳌拜。

既然鳌拜对完颜氏反感,那完颜康在济南利用八旗的算计,很可能导致自己和整个完颜氏也栽了进去。

他只有仅仅一天不到的时间想出法子。

「能说的都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