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夜行(2/3)
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崂山主峰是一座只有十数里方圆,周围翻腾着无尽云海的山体。
背面断崖下的黄海常年银翻滚,
涌中冲向崖底的山体,撞出震
心魄的轰鸣声在山顶听着如同闷雷一般。
如果碰上好天气,从地势低些的山间向崖顶剑台望去,阳光蒸腾起崖底的海水,雾霭氤氲间整个拜剑山好似白雾拖起的云中仙境一般。
也因为极难以登顶,地处缥缈,俗世间便多传有仙居于其上,紫虚观最盛时,本朝天子更是多有崇奉敕封。
正是时,苍林挂晚霜,明月众星中。
崂山小径上,顾轩正蒙着往山顶攀登。
周围不时传来稀稀疏疏的异响,他生怕亮光招来什么大型野兽。
也只得熄了风灯,单手按着燧发枪疾步行向紫虚观的位置。
好在月华如银,倒也不耽误行路。
临近山顶的这段小径异常坎坷,他正一脚浅一脚的狼狈攀石过坡。
忽的。
隐隐绰绰的林雾中传出一道略显缥缈的声音。
“云叠星紫暗,灯火照浮萤。”
“幽幽林间影,唯月相伴明。”
那声音听着幽寂远,却偏又似附耳在侧一般叫
字字听的真切。
顾轩闻声止步,皮上募地渗起一层凉意。
“,鬼?”
试问这大半夜的,谁在山林间听到这么一道半吟半唱的声响能不生惊惧。
顾轩默默推开腰间燧发枪的保险火盖,攀上山石寻声望去。
稀薄林雾中,隐隐瞧见有个持幡的道在高处沿着小径行上山去。
“是就好!”
顾轩长吁一气,悬着的那颗心才放了下来。
这苍茫林夜中,能瞧见一个同行的路莫名叫
觉的安心。
“道友请留步,等我同行。”
他喝了一声加快脚步,连忙追赶了上去。
近得身前,才发现那道扛着一杆奇门四角幡,
带鱼尾高冠,身着绯青道袍。
顾轩瞧这他那身和那元景老道一般无二的行,莫名觉得有些眼熟。
“敢问道兄,此行可是要去崂山紫虚观?”
空山晓夜,高低迥异。
顾轩隔着百十米朝上呐喊,惊得林间飞鸟阵阵。
高处的道闻声回过
来,按理来说常
在这夜半山林中突然听到喊叫声多半会惊慌失措。
可那道却是神色坦然,打了个稽首后也不再赶路,杵着四角幡怔怔呆在原地。
“道兄?”
待到顾轩近前后喊了一句,道仿佛才从怔愣中回过神来,他扯开被风吹到脸上的幡子,笑道:
“非也,千年回梦幻泡影间,故地不去也罢,贫道正是专程侯在这里,等小友上山的。”
“等我?”
顾轩听的好一阵愕然,他下山的消息只有元景真那个老狐狸知晓。
可那炉‘接命丹’的炼制已经到了紧要关,柴薪火候半点出不得差错,否则便是前功尽弃。
按理来说元景老道这几应该寸步不离守在丹炉旁才对,怎么会专程找
侯在山路上等自己?
“这位道兄,你确定不是去紫虚观,而是在等小道吗?”
顾轩心生狐疑,又耐心询问了一遍方才的问题,右手却已经悄然摸上了火枪扳机。
这夜半三更的,眼前道虽然举止相貌不俗,可谁又能知道他是不是那披着
皮的妖鬼。
“紫虚观啊,有好些年没听到过这个名字了。”
道拨弄着四角幡,却像是陷
了一段很久远的回忆之中。
虫鸟咕鸣,山风袅袅。
不知过了多久,道终于又开
瞧向顾轩。
“你神魂不全,缺了最重要的臭肺,雀,非毒三魄,虽能言语行走,却是命不久矣!”
“敢问道兄,你是如何瞧出我魂魄不全的。”
顾轩心升起一阵强烈的不安感,说话间已经悄然退开了数米,以免出现意外是被他近身黏住,无法拔出枪来。
那道却无甚动手的意思,瞧见顾轩一副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揶揄道:
“小友莫要紧张,贫道并无恶意,紫虚观那景清真可还安好?”
“景清道?”
顾轩嘀咕了一声,他道号临安,乃是‘临’字辈,属于紫虚观七代弟子。
而往上数到太师公那一代才是景字辈,距今已逾两百载有余。
这道好生奇怪,怎么会询问一个早已做古的前辈先
安好否?
虽心中疑惑,顾轩也将实娓娓道来。
道杵着四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