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大理来使(1/2)

峰州,三国界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樊圣在此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在趾国中四处大的时候,这个傀儡政权可是无比畅快。一方面吸收趾各地流散而来的平民,一方面接收宋军攻占下的州县,势力在很短时间内就膨胀数倍。

此政权之主为李源,为趾开国王李菩之子。论辈分,是李德政的侄子,是李尊的堂弟。

随着宋巡逐步撤军,李德政随即平定后方,得以抽出手来剿灭这个碍眼的存在,当然并不是说之前就没有手,而是烈度相对较低,不过是数千战罢了,如今李德政一气提点三万马,大兵压境。

这个新生的小政权,一时间有倾覆之危。之前势力初步扩张的时候,李源还妄想着培植自身势力,驱逐宋军,或是坐山观虎斗。现如今根本不敢有这个心思,直言愿意为一帐前将领,请求宋军千万不要撤离。

峰州地界,准确地说是峰州都督府,兼管二十余羁縻州,东西九十七里,南北六十里。五代末并趾,李朝开国之时,还是李源父亲李菩平定当地的,所以李源在当地也算是有些势力。但是再大的势力在李德政数万大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没有宋的帮助,连十天都坚守不了。

宋军营帐外,李源正襟危坐,在等候宋的商议结果。是的,他被剥夺战场的指挥权了。原因是他之前试图自立的行为惹怒了宋

身后的老仆对此颇为不满,道:“宋并无助我等复国之意,但只视我家主公为仆而已,驱来喝去。大敌当前,岂有在外听命的说法!”

李源默默地听着,一言不发,这些话,他是不敢说的,但是让身后说出来也能够出自己心中的怒气。

吴朝,丁朝,黎朝,李朝,自五代以来趾已经更迭有多个政权,时间太长了,本地已经萌生出独立是理所应当的事

樊圣目的是立傀儡政权,减少趾百姓的反抗心理,同时分化趾国中的力量。但是李源可从来没有想过当傀儡,不过是力量弱小时不得已为之。

老仆骂几句出了几恶气,随后道:“主公,听说前有大理来使造访宋营,难不成大理也想要一手吗?”

李源明白老仆的意思,有宋一个爹还不够,现在又来了一个爹,自己独立的可能就更低了,不由得叹息出声。

老仆给出自己的看法,道:“大理国中高氏擅权,国相高智升九年前废段素兴,迎立段思廉为帝,至此权倾朝野。想来是国相有心借此事扩张自身权势。”

“不好说,说不定是新君自觉权势不兴,有意借外战削弱高氏之权。也有可能是想要搭上宋朝这条路子,摆脱权相的控制。”

“宋朝国大,吃不吐骨趾与大理皆是小国,我等求助宋朝因是无路可走,不如此则必死,大理享国百五十年,当不至于此。”

李源不言,有些话即便身边都是亲近,也不能够说。这老仆乃是他父亲留下给他的忠臣,陪了他几十年,忠心无二,就是子过于急切,藏不住心事。

而营帐内,樊圣所接待的正是大理方面的使者,准确地说,是大理权臣高氏的使者,因为之前还有一批大理国王段思廉派来的使者,不过被樊圣给打发走了。

现在如此大张旗鼓地见这个高氏使者,背后的意味,要是细品可是让玩味。这和鼓动高氏造反,自立为君有什么区别。

无小事,特别是在这种接待使节方面的细节。当初刘邦不就是故意盛迎范增的使者而轻贱项羽使者,使得项羽集团自生嫌隙,一大智囊范增负气出走,且在半路背生毒疮而死,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如此大的敌

中国西南地区,云贵一带,唐朝以前几乎很少在正史中见到他们,比较著名的就是夜郎国了,留下一个著名成语夜郎自大。基本上当地番部统称西南夷,中原王朝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俯首称臣纳贡,朝贡体制下,他们获得的回报多得多,所以也乐于称臣。

但是到了唐朝,问题发生了一点变化,雪域高原上吐蕃王朝崛起,成为伴随唐朝兴衰始终的劲敌。原本西南夷臣服,不过是统治者显示万国来朝的盛景而已,而唐朝时期,扶持拉拢西南夷则是有了更为现实的战略目的——击吐蕃之侧。

云贵高原上,本来部落并立,五个小政权称五诏,在唐朝的预下,五个政权合而为一,是为南诏国。主要是因为南诏国几次上长安面圣,说是会为唐朝镇守边疆云云。

总而言之,南诏成为唐朝在西南地区的代理,统一云贵高原。这个战略极大地影响唐朝的战略空间,或者可以说是失败的,势力膨胀的南诏国不甘于听从唐朝命令,联合吐蕃,屡次攻占唐朝疆域,比如李源现在所在的峰州,有一段时期就为南诏攻占。

唐朝在754年对南诏进行过一次远征,只不过失败了,打败唐军的南诏将领为段俭魏,因功进清平官(相当于南诏的宰相),其六世孙段思平于9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