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四路出征的想法(1/2)
赵祯的预发挥了作用,一月末,
趾军退出邕州和廉州境内,李佛玛更是早在十天前就派遣使臣来汴京请罪,现在都到了汴京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使臣名为李宝臣,原是一隶,因为外战有功,被李佛玛赐了这个名,曾统率十卫之中的广卫军。这十卫相当于
趾中央军,是其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一卫就有三千
,都是甲士。他们常年随李佛玛出征在外,可不是汴京城里面的禁军可比。
车马劳顿,李宝臣此行带来一对一米多长的大象牙,两对两米高的水晶珊瑚,以及十箱珍珠,这些珍珠个个圆润饱满,晶莹剔透,都有大拇指这般大。
李佛玛的文书显得很谦卑,说自己平定当地叛,无意越境,越境的都是当地不知死活的土酋,祈求上朝莫要降罪。
但是李佛玛的这个回应肯定是不能够让赵昕满意的,也无法对臣民代。他们越境可是杀害了大宋子民,眼下送来一些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就想要求得原谅,岂不是白
做梦。
再怎么说,归还劫掠所得,赔偿损失也是应该的吧!送些“土酋”的来赔罪不应该吗?一些这种东西,真的能够弥补地方遭受的损失吗?卖又卖不出去,放在宫中府库还嫌他占地方呢。
赵祯本意是召这李宝臣殿一见,宣示恩德,同时举行阅兵式展现军威,这也是招待外国来使的常规套路。但是在赵昕的坚持下,这李宝臣在驿站内待了三天就被赶回去了,连赵祯一面都没有看见。
李宝臣离开汴京的那天,赵昕去送了他一程,直言南平王李德政必须要给一个代,不然就调集大军平灭
趾。
李宝臣不为所动,道:“州虽小,上国困于党项契丹,果有心力南下乎?”
“平灭趾,何须北军南下!两广州军足以。”
李宝臣笑而不语,只是认为赵昕这太子殿下久在宫,不知天下之大,就两广州军在侬智高之
中的表现,想要与
趾一战,简直是痴
说梦。心中虽然不屑,但是赵昕毕竟是上国太子,李宝臣为下邦臣子,如何敢造次,只是答复一定将赵昕的意思转告给南平王而已。
李宝臣率领马离去,赵昕看向身后的曹讽等
道:“其不臣之意,甚于高丽!
趾今定兵制,修官职,再有十年,只怕要立文法,创文字了。异
必为中国之患!”
曹讽等躬身道:“必不负殿下所托,南下必有所得!”
赵昕微微一叹,道:“具体之事回宫再说。”说完,就上了马车,返回皇宫。
在前几的第二次考核中,曹讽等四
的答案总算是好了许多,至少错误的地方少了很多,去岭南多多了解一下
趾的事
,也就可以统领大军独当一面了。
经过初步的考核,赵昕选定曹讽与田达义南下岭南,并不是让他们统领大军负责对趾作战,因为赵昕到现在还没有选定主持南方战事的主帅。
赵昕的意思是让曹讽与田达义南下训练士兵,等到开战之后,曹讽、田达义、宋巡与樊圣四各自择选千
,各出一路,先去试探
趾虚实,也是验证他们自身水准。谁赢了,谁赢得最漂亮,谁就去主持战事。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因为赵昕是不是神,他是太子不假,但是随着势力扩张,手下也是分有各个派系,需要调和各方,居中平衡。无论是让宋巡管曹讽,还是让曹讽管宋巡,肯定都是指挥上的灾难,上下不合,极有可能重演宋太宗当初收复
趾的悲剧。
大家都是武,军功至上,实力第一,能够打赢一切都好说,只有军功才能够压下他们的不服气。我给了你们机会,能够打出怎样的战争来就是你们的事
了。
从战术上说,四率领的总共不过是四千
,实力远远低于敌
,以李佛玛喜欢亲征的
子,极有可能率中央军来围剿。分兵四路,更是更大可能被
趾调集重兵围攻,全军覆没也不是不可能。
这场考较水平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无比残酷,但是赵昕没有办法,大宋军队内庸臣太多,唯才是举才是正道。哪怕是必须要用鲜血铺出名将的道路。
严酷到什么程度,简单的描述可能没有效果,举个例子吧。
马邑之谋被匈识
后,公元前130年,匈
兴兵南下上谷,次年汉武帝准备讨伐匈
,分派四路出击,有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
结果呢?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只有卫青这边直捣匈祭天圣地龙城,取得龙城大捷,是汉初以来对战匈
的首次胜利。卫青因功受封关内侯,从此主导对匈
的战事。
赵昕这次让曹讽他们四分兵出击,本质上也是学习当年的汉武帝。
汉武帝同样面临着赵昕类似的局面,大量汉初勋贵占据高官厚禄,而卫青是什么身份,是养马的隶,汉武帝要培养自己的班底,又不好显得过于刻意,要进行平衡,就让四
各自出征,论功行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