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贝州兵变始末(1/2)

又是一年过去,时间来到了庆历八年,西历1048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白雪漫天,冷风呼啸,竹声声,万家欢乐。

相比较于去年初时的身处宫,不理外事,赵昕成长了许多。但是依旧没有多少将赵昕视为成年,赵昕需要拿出更大的成绩来才行。

宫中的盛宴年年不同,年年却相似,想要吸引赵昕的注意,则是差了几分。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防止赵昕在正旦大朝会上又说奇怪的话来,赵祯直接请宗室长者敬酒献贺词,换了祖制。让赵昕颇为无语。

相比于正月的其他事宜,赵昕倒是更为关心另外一事。那个,准确来说,是闰正月。

宋朝所用为农历。相比较公历,农历的偏差比较大,需要不时以闰月的形式调和偏差。唐朝以前,实现十九年七闰的形式,此为闰周,唐朝之后,则是闰月的形式。

看不明白也没有关系,你们只需要知道庆历八年这一年,有两个正月就是。

在第二个正月,也就是闰正月的初三,一个名叫王则的被押送至汴京,处以磔刑,赵祯专门带着赵昕观看了全程。

尽管只是远远看着,赵昕还是看得一阵反胃,回去之后连着好几顿都没有吃好。

磔刑,是五代时始置的凌迟极刑。即割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千刀万剐就是这么一回事。

成语用的时候脱而出,但是真正看过之后,赵昕再也无法正视这个成语了,对他的心灵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冲击。

一般千刀万剐这种极刑,都是对谋反或是发动叛,且带来巨大影响的动用。而这王则,便是如此。

说起来,这还是去年十一月末发的事,朝廷压了许久的消息,即便是赵昕都不知道一点风声,一直到王则被擒拿之后才公布出来。

王则是涿州,因为遇到荒年,流落到贝州替放羊为生,后来当了兵。贝州一带有“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的传言,王则后背上有其母刺的一个“福”字,被越传越玄,认为隐喻着神秘的内容,“争信事之”。贝州的州吏张峦、卜吉成为王则的参谋,派联络附近的德州、齐州,准备在庆历八年春节切断澶州的浮桥,在河北起事。

不料,由于有在北京(今河北大名,为抵御辽而设置)被捕叛变,机密泄露,兵变被迫提前举行,德州、齐州也无法响应。叛波及三州。

贝州兵变后,北宋政府派驻贝州的官员大多被杀,王则等“建国曰安阳”“改元曰德圣”。在贝州城里“以一楼为一州,书州名,补其徒为知州,每面置一总管。”对十二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老百姓全部在脸上刺字:“义军赵得胜”。

刺字这个,是晚唐五代恶习遗留,为了防止军队逃散,旁见刺字便知道是逃兵。宋军内同样如此,有罪之同样有刺字发配一说。

庆历年间,叛虽然多,但是自建年号,敕封州县的,这王则是一号。加上运用地方宗教势力起义,影响广泛,不少信民都加了队伍,很不好处理。若是不迅速镇压,演变成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那就是天下大,不可收拾。

北宋朝廷得到兵变的消息,即派军队将贝州包围,先后用构筑木制高楼(当时称为“距闉”,与城墙一样高),收买贝州百姓用大绳子缒城把官军拽上去等方式攻城,都没有成功。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正月,赵祯派文彦博率军攻打贝州,为避免掣肘,特许他可以“便宜从事”。文彦博于正月十六到达贝州,采用挖掘地道的办法,派城中,“杀守郫者,垂絙引官军”。终于在闰正月初二把贝州攻下,贝州兵变至此失败。

又是木制高楼,又是绳缒,又是挖地道,单看这些描述就知道,为了镇压这场叛,朝廷耗费多少心血。

如此,也就不难想象赵祯为什么对王则如此恨之骨了。在赵昕记忆之中,赵祯为了维护自己盛德之君的美名,处处向汉文帝看齐,宽刑慎杀,好像没有其他遭遇过这等极刑。

王则死了,赵祯很开心,不仅亲自看极刑的行刑过程,事后更与群臣大摆宴席,庆贺此事。

而赵昕则是半点开心的心都没有,喝到嘴里的清酒,全没个滋味。

王则在贝州发动的这场兵变,有几个很重要的特征,露出来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个王则自然不算是什么,但是国内如今,可谓是有千千万万个王则。

露问题一,河北地区一直是宋朝北部边防的前线,不仅百姓要承担繁重的赋役,衙前小吏也备受盘剥。当时的北京留守说:“衙前公,亡家产,市肆商贾,亏本失业者,不可胜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贝州兵变不仅有普通百姓参加,也会有州吏做参谋。正是有体制内部的参与,叛军才如此有凝聚力,久攻不下。

露问题二,北宋政府的募兵政策不同于以前,兵源主要是产的农民。所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