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一次正式上朝(1/2)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特别是这种宫闱里面的事,老百姓
活累的时候,能够聊上这么一段密事,无疑是极其解压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只不过,传闻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也不知道这个路径是怎么样的。
城南汴河的一处桥上,一群
聚在一起,都是短衣打扮,一
衣衫相对整洁一些,他对众
嚷嚷道:“嘿,嘿,你们听说了吗?而今陛下要废皇后和太子啦!”
“闲老七,家陛下废皇后和太子,管你啥事,整天不
活,向兄弟们借的钱啥时候还?”
这被称为闲老七的不满道:“唉,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当年武则天称帝,还要一群
去城门帮她呐喊助威呢,但凡是去过的
都当官了。只有你们这些蠢驴,当一辈子的牛马,连累子孙后代和你们受一样的苦。”
一群将之当成笑话看待,这都什么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听到说书的说个名字,就硬搬到这里来,真是丢
现眼。
群中,倒也有知道更多消息的
道:“分明是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要提高百姓寿元,当今圣上不相信她们,这才说若是事不成就自去名位的。”
到处掰扯的闲老七脸一阵红,一阵白的,被拆穿的他不再说话,却也不愿意悻悻离场,恬着脸面留在原地,准备听更多详细内容。
类似的场景,宫中有,宫外有,官营工厂有,普通家内也有,是时下最火热的话题,没有之一。
讨论开来,很多细节也被先后公布,有的是
愿意嚼舌
,况且赵昕也希望这件事的热度持续下去,有意放了一些细节出去。
当朝皇后与太子赌上自身名位也要推动的一件事——延年益寿,在短暂消失于公众视野一段时间后,重磅回归。
在这个环境下,赵祯已经没有选择了,他没有借拒绝,只能够答应赵昕的请求。
如今赵祯的内心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希望赵昕成功,国家后继有,无疑大大提高自己的统治合法
。
另一方面,赵祯又希望赵昕失败,毕竟赵昕违背赵祯的意愿,强力推行自己的主张,儿子的风有些过了。失败一场,赵昕威信沦丧,两个儿子之间也能够形成更好的平衡来。
前者为公利,后者为私利。赵祯会选择哪一边,真的不好说。历来损公肥私的事可是不少,王朝末年,起义军都打到城下了,还互相扯皮谩骂的事
,可是不少。
赵昕不愿意揣摩,那就只能够朝最坏的方面打算。换而言之,不要想着借助赵祯的权力。
内外纷纷扰扰,各种各样的声音都进了赵昕的耳朵里,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看笑话的。
其实,愿意看笑话也挺好,至少是中立的,不需要成为盟友,不要成为敌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子,赵昕出
东华门再也没有向赵祯打过报告,要不然也太麻烦了一些。而赵祯显然也默许此事,反正守门的皇城司没有拦赵昕。
赵昕立下军令状之后,这件事无疑成为了他的生活工作重心,不容有失。
一个好消息就是,因为赵昕在赵祯面前的许诺,原本针对此议尚有分歧的太平院诸,瞬间统一意识,
劲十足,就等着赵昕给他们分发任务。
一切依照计划行事,赵昕放了太平院所有学子十长假,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向街坊邻居募款,只要存够多少钱,就送一匹布,两个
蛋。
并不是募捐,有些类似于后世银行工作员吸纳社会存款。说起来,开办银行也在赵昕的计划之中,但是要很后面才行了。
约定月利五厘,相比较于将钱放在家里,这个选择无疑是更为有利的。
至于本金收不回来的问题,毕竟是当朝太子募款,哪怕是出现问题,也有天子担保不是,所以,老百姓还是很愿意将钱借给赵昕的。
在民间募款十万贯这个任务,花了七天时间,在一太平院学子的帮助下,顺利完成。
而与此同时,曹皇后在宫中举行的募捐仪式也在同一时间举行,但是并没有如曹皇后承诺的那样顺利筹集十万贯。
用的是夫家的钱,她们都有疑心,若是数目小,当做对皇家的献金也未尝不可,但是数以万贯,还是太多了。
想当初赵祯自己亲自出面募捐,最后得到三十万贯,一大群官员还拖拖拉拉,不愿意缴纳,得赵昕写戏剧出来影
他们。
赵昕告诉曹皇后,不必募捐,募款即可,无非是多出一些利息的事罢了。
筹款结束之后,就是接下来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计划中最要紧的一部分,就是要政策。
朝廷而今确实没有钱,但是有着完整的军队衙役等力机关,发行的政策,还是所有
必须要遵守的。
只要有政策,那就一切好说。若是没有政策,真的让赵昕从做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