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赵宗实入宫(1/2)

时间来到了十二月,年关将至,很多事需要进行总结,故而范仲淹等的改革步伐也随之减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而对于赵昕而言,十二月最大的事,莫过于月初即将举行的玉津园宴。这是宋辽两国每年一度的较量。

原本这事和他没有关系,可是据说这次辽朝使臣之中会有宗室子弟,也就是皇家子弟。谁知道哪个岁数的会来,若是与赵昕一个年纪的到来,赵昕这个太子说不得要代表大宋与辽争强。

玉津园,是皇家的游赏场所,皇帝的宴活动多在此处举行。在太祖朝时,宋廷在玉津园举行宴活动以招待外国使臣。

因为辽朝为北方大国,故而宋辽之间的往是最为频繁的,所以玉津园宴之礼便初始于太祖时期。

但是,那个时候两国关系尚未稳定,战和不定,一直等到宋真宗签过澶渊之盟后,这玉津园宴之礼才算是成为定制。

年年传承下来,明面上自然说是友好比赛,但其中的较量意味也是很明显的,是展现一国武力的大好机会。举办了数十年,两国各有胜负,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宋朝占据上风。

之前两国都是让国中善者上场,此番辽国派出宗室子弟参见,相应地,宋朝这边同样需要有宗室子弟接应。

辽国如此不同寻常的举动,要说和赵昕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今年赵昕刚刚被敕封为太子。所以趁着这几政事清闲下来,赵祯过来亲自督导赵昕习,省得在辽面前丢脸。

因为辽的一点小小改变,赵昕连十一次的休沐都没有了。

但是箭这种东西,赵昕也算是苦练,然则天赋在那里,自身体格也是偏瘦弱,哪怕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训练场地以及最优良的弓箭,但只能够说是水平一般。

赵昕目前也仅仅是能够拉开一斗的弓而已,比最开始好一些,但想要胜过辽朝自一宗室中选拔而出的良定然是不够的。

“官家,还是自宗室中择选才吧!”到了最后,就连曹皇后也如是劝道,她自然明白,若是赵昕赢了,将会是多么好的机会传播名声。同样若是输了,也将是一个污点。

赵昕竖着耳朵听,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嘴。赵祯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奈何赵昕志不在此,兼身体客观原因,自然水平一般。

“宗室之中,又有谁可用?”

“在宫中住了一段时间的赵宗实,官家觉得如何?臣妾在几月前见他,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

赵宗实,也就是后来的赵曙,比赵昕大七岁,1032年生,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

在原本的历史长河中,赵祯始终无子,赵宗实便继位为宋朝第五位皇帝。多年媳熬成婆,却好似范进中举一样,竟然神失常,在位不过四年去世。

说起赵宗实,就不得不提一句他父亲赵允让了。

赵允让是宋太宗第四子商王赵元份的第三子,濮安懿王。史称他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赵元份在世时,赵允让为右千将军。宋真宗的长子周王赵祐去世后,真宗将赵允让接到宫中抚养。皇子赵祯出生后,再把他送出去,就和赵宗实一模一样。

这两父子,都曾经当过备胎,在宫中生活过一段时间。当初刘娥担心赵祯长大之后知道生母李宸妃的事,曾经动过废黜赵祯皇位,另立赵允让的心思。也就是赵祯比较听话,加之朝臣阻拦,最后才没有成行。

赵祯继位之初,皇位其实并没有这么稳当。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濮议,讲解帝王掌权的手段。

赵宗实(赵曙)登基之后为了昭示自己的权力,搞了一场浩大的濮议,这“濮”字,便来自于他父亲濮安懿王。

这场濮议,实质上与赵祯废郭皇后一样,都是皇帝为了昭示自己权力而做出的决定。

有拥立之功的韩琦、欧阳修等提议尊濮王为皇考,绝大多数的朝臣则认为濮王于仁宗为兄,英宗应称其为皇伯。

皇考为父,皇伯为伯父,而赵宗实是赵祯养子,相当于过继来了,依照礼法,是应该称濮王为皇伯。

发现了没有,王朝中期的皇帝想要宣示权力,手段大多为坏礼法。光鲜亮丽的礼法之争背后,是赤的权力之争。

这濮议之中,欧阳修的角色无疑是极其尴尬的,当年那个仗义执言的少年如今已经长满鳞片。回首当年,欧阳修也不知何等心

濮议的结局是赵宗实得到曹太后(现在的曹皇后)支持,最终取得胜利,只是贬谪了几个朝臣而已。相比较而言,比后面几百年的大礼仪要优雅许多。

如今,赵宗实再一次宫,却不是因为赵祯需要有充当继承,而仅仅是需要他站出身来度过一场外危机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