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改革启动(1/2)

检查过病之后,王惟一留下一些医嘱,几贴药方便离去,房内只剩下赵祯与曹皇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宋真宗后期,同样是这晕眩之病,再往前推,宋太宗身上同样有这病,宋太祖就好像没有这病,晕眩之病似乎是赵光义这一脉的遗传病。

宋真宗后期难以理事,政事由刘娥处理,故而之后方有刘娥摄政,垂帘听政,曹皇后心中要说一点打算也没有,自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赵祯痛恨刘娥昔所为,在这件事上,根本不松。而曹皇后自然就迟迟没有参与处理政事的机会,她也曾经试过让一些旁敲侧击,最终结果不难想象,被赵祯一否决。

这个病,最开始只是晕,接下来就是胡言语,再到最后就是彻底无法处理政事,整个宋真宗时期便是如此。

目前来看,赵祯仅仅是处于第一阶段,但是这第一阶段啥时候发展到第二阶段,谁也不好说。

而曹皇后自然是希望自己越早参政越好,她将赵昕认做儿子,何尝不是一道保险。

当然如果有机会,曹皇后不介意更进一步了解近的有刘娥,远的有武则天,这么多例子在前面,都可以借鉴呀!

曹皇后坐在床边,问道:“为昕儿寻找师傅的事,不知官家想的如何了?”

储君的位置很敏感,因为这是皇位的继承。赵昕学得越多,学得越快,就可以早一继承大位。若是赵祯有一天真的病倒,也可以尽快执政。言下之意,陛下你需要尽早考虑后事了。

赵祯明白曹皇后的意思,低声道:“朕还在找,没有找到满意的选。”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喜欢听到这种话,赵祯亦然。

有资格为储君之师的,学识名望都要是顶流,整个大宋,其实数也不多,真要去找,自然是不难的。

赵祯拖延此事,也是不愿外生疑。皇帝没有大病,着急为太子找师傅什么,准备取而代之吗?

一些皇帝为了掌握大权,甚至连太子都不愿立。当然还有比较悲剧的康熙皇帝,原太子废了后,九子夺嫡,为了稳定局势,康熙不得不翻牌子,展现男雄风,告诉那些个蠢蠢欲动的儿子自己力依旧旺盛。

目前赵祯的病,整个宫内,不计算宫太监的话,不超过五知道,赵祯并不愿意露自己的病

权力是一剂毒药,当你尝过一后,哪怕知道有一天可能被毒死,也再不愿意松手了。如此。

谈话终结,曹皇后便也就住,反正后时间长着,自己都熬了十年了,再熬一个十年又如何?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内,赵昕又恢复到了往的生活当中,波澜不惊,每天都是在做一样的事,便也不值一提。

那夜文臣宫的事,赵昕没有问,赵祯也没有主动说,便也就归于沉寂,赵祯究竟让步了多少赵昕至今不知。

这些子,可说道说道的便是赵昕向赵祯提议,由宫中的医官书写这个季节易发疾病,并写明处置应变之方,而后在京城内的卖药院发放。

“儿臣患病,自有宫中医官审视调理,城中百姓则无,乃至不知身患何病,多有病死者,愿父皇全儿臣之心。”这是赵昕当时的原话,只有这样说赵祯才能够同意。

“这可比拜神佛有用多了。昕儿后定是明主仁君。”

赵祯很是开心,赵昕不仅能够体察民,而且还能够想出解决之法,很是出乎他的预料。他不仅答应此事,着宫中医官内写毕,于次印制而出,而且一律免费,并放出风声说这是赵昕的建议。

医官写个方子的事,只有一些印刷的成本,相比较于此事带来的收益,真的是微不足道。

就这样,赵昕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此事于赵昕而言是自己的大事,但是对于赵祯而言,此事却若鸿毛一般,这些子他在忙另外一件大事,也是一件载史册的大事!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舆论铺垫,赵祯觉得开启改革的契机已经来临。

年前因为元昊请和,范仲淹被召回,并授予枢密副使的职位,朝中大臣便已经知晓赵祯心意。

当然一个枢密副使的地位还是有些低,不至于成为改革的主将。名义上东西两府都是宰相,但是就职权而言,东府即政事堂管辖政事,也兼掌军事,而枢密使只负责军事,权力要小一些。

为了给范仲淹铺路,三月份的时候,赵祯还搬开了吕夷简这尊大神,并提拔范仲淹**之。再之后,就是六月,有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

宋朝故例,一般拜相之前都要推辞几次,说自己无德无才云云,然后皇帝下几次诏书,展示自己求贤若渴,然后顺势拜相。当然也有王安石这样的例外,在英宗时期一直不出仕,即便是出仕,也只是修个起居注而已。

八月底,也就是这一段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