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花街市集(1/2)

(昨天安徽很多地方都雪了,但是我们大桥镇却一点雪都没有,万岁,万岁,雪不要来呀,太冷了!感谢推荐票,如果您有免费的,就给我来两张,西关感激不尽!)

花街是当涂县城最大的一个市集,集市上往,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声鼎沸十分热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明朝初期,朱元璋排除万难,制定了详细的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都能安稳度,并在恢复民生的过程中稳步发展,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大规模集市的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花街中的集市...有铺面的撑开铺面,没铺面的沿街摆上地摊,地上扫得净净,早早泼上了水,小方桌、八仙桌、长条桌铺上了麻布,花花绿绿当街一摆,围上高高矮矮一圈竹凳,大街小巷便响起了甜甜热热的苏南之语。

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基本上都有,刚一进这个花街市集,汪雪和严世花就找到了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只见一个小小的摊子上摆满了各色各样的饰,耳饰,丝巾等等...两个小家伙第一时间就欢喜的围了过去。

另外一边,汪大娘,二香还有严老倔也来到了一个卖桃符的摊位前,三个也在选择今年要挂在房间中的桃符。

大狗,二狗,朱二保则是直奔点心的摊位,两百文钱买完了点心,买糖葫芦,买完糖葫芦又要去买小吃,这花街上的小吃点心真的太多了。

三个是一一碗茶汤,这茶汤原料与茶叶没有丝毫关系,其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调料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京糕条、松子仁等等。

制作茶汤时,卖茶汤的小贩需要把作料在碗中调配好,一手执碗,一手从大铜壶中倒出沸水,并随时调整碗的高度,以求将碗中所有食料冲熟。

一碗茶汤喝了不过瘾,又一买了两块糍粑...糍粑就是把糯米面蒸熟,趁热将饭泥做成形,再加糖和碎芝麻调味,就可以享用了。

那三个家伙吃的是不亦乐乎,当然了,这三吃的是开心,手中的两百文钱,那也是光速一般的消失,在花街之中,除了吃的喝的用的,还有玩的!

有投壶游戏,猜谜游戏,每个摊位前,那是围满了,朱朗本来是想要过去看一看的,但是实在是太多了,朱朗不是太喜欢和挤在一起,也就没有去挤!

哎呦...就在朱朗准备往回走的时候,忽然看见前方有家商店之中,里里外外摆满了各种商品,从绣有各种美丽图案的蒙古袍,暖和适用的“毡疙瘩”,到铿亮的嵌银器皿,任选购。

朱朗有些惊讶,这家店中居然有关外的东西,老板是一定有些背景的。

再往前有一座茶楼,茶楼之中此时已经坐了一圈的客,就连茶楼的角落现在已经站满了,你一定会问,这茶楼怎么这么多,有什么好玩的?

当然有好玩的,那就是说书,古代的神娱乐不是很多,这听书那绝对是一个大乐子,这大明初期就有一位名叫柳梢庭的说书,名声很大,当时的巫医乐师百工之都喜欢听说他书,因为他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毛蒜皮几乎无一不,无一不晓。

这位柳梢庭说起武来,最为厉害,每演一个身段,代一路拳法,有来路,有家数,手指、身段、步法、眼神真是恰到好处。

听书的全部都听得迷呀,因为大家都感觉这不是在说书,而是在表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眼前的茶楼中说书虽然不是柳梢庭,但是里面说书说的是杨家将的故事,哎呦...就冲这杨家将的故事,听书的必定海了去了。

“你们怎么也在这里...?”

朱朗扫眼一看,正好看到自己家的三个家伙,正准备往茶楼中挤。

听到朱朗的声音,朱二保连忙招手喊道:“小朗,快来呀,正在讲杨家将,快来听呀...!”

“是呀,是呀,朗哥...快来呀。”大狗和二狗也是露出兴奋的眼神招呼着朱朗。

只不过朱朗却喊道:“回来...!”

“蛤...!”一句回来,让大狗,二狗,朱二保齐齐的一愣,因为他们想要听书,那可是杨家将的故事,要知道说书很少的,今天这个茶楼能请到个说书那是多不容易的事呀,所以大狗,二狗,朱二保想要听书,不过,再想要听书,他们还是要听话。

朱朗让他们回去,他们还是必须要回去的。

只见大狗,二狗,朱二保很不愿的来到了朱朗的身边,那委屈的样子,看得朱朗都要笑起来,只是朱朗可不能放三个去听书,因为今天可不是仅仅只有他们四来到了城中,汪大娘,二香,小雪...严家爷孙都在,这要是全部在这里听书,家里有了麻烦怎么办。

所以朱朗还是将大狗,二狗,朱二保三给抓回去了,不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