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最毒是阉人(上)(1/2)

豪格为了保全家,最终出卖了两个同伴,也出卖了灵魂。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随即,他接受崇祯的召见,被册封为东顺侯。

《明报》对此事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皇太极的长子归降,并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从侧面反应了新觉罗一族对大明的臣服。

此事对整个辽东,以及都司的诸申肯定能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让他们尽快的承认被大明征服的事实。

当然,崇祯和沈对豪格施以恩惠的另一个原因是,多尔衮还真的逃出生天了。

他率部抵达建州卫之后,根本没有多作停留,将能带走的物资带出城之后,就迅速毁城北上。

并且,他尽量靠近海岸线一带行进,这就迫己方军队跨越更远的路程追击。

出了辽东,就进了原都司的地界。

对辽东,明军还相对熟悉一些,但更北方的都司就复杂得多,因为大明失去对都司控制的时间太久了。

都司是多民族混杂的区域,蒙古、吉里迷、达斡尔等等,民风彪悍,汉相对较少。

几十年来,由于建州真的崛起壮大,以及血腥征伐,满清早已经取代了大明在这里的影响力,他们对满清自然更加认可。

甚至直到现在,这里的很多还不知道满清已经被大明覆灭了。

而即便知道,甚至接触到了明军,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观念,立即向大明臣服,所以一路上明军遇到重重阻力。

而随着战线的持续拉长,补给也越发困难,追击的难度自然更大。

考虑到多尔衮逃走也并非完全是坏处,沈和崇祯商议之后,便让周遇吉只推进到建州真的腹地即可。

至于庞大的都司,等稳定辽东之后,再慢慢消化。

而逃往北方的多尔衮,为了寻求发展,除了各种资源,必然还会觊觎都司的

长期以来,满洲族的一直是他们的短板,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多尔衮,一直都在努力的壮大满洲族的

甚至不惜通过战争的形式掠夺海西真、野真等和他们同宗同源种族的,然后强行归化。

如今,满清在这次灭国之战中损失惨重,所以多尔衮即便在撤退时,也都尽量的带走各城堡的,可这肯定还是远远不够。

待他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必然会想办法争夺都司,甚至是辽东的

这种况下,豪格便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了,这就是留着豪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豪格在得知多尔衮还活着,甚至已经逃脱明军追捕后,他不但没有丝毫欣喜,反而非常的愤怒。

他和多尔衮之间的恩怨,自然不必多讲。

但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大清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多尔衮。

是多尔衮用卑鄙的手段窃取了摄政王之位,是多尔衮派出阿济格征明以致大败,让大清的实力大损。

然后,又是多尔衮亲率大清锐主力在与沈的作战中惨败,葬送了大清赖以生存的根本,以致大清灭亡已成定局。

大清不是他多尔衮的,而是他豪格这一脉的,自己的弟弟福临被殉国,自己成为明国俘虏,反倒是导致大清灭亡的多尔衮逃出生天,豪格的心里能平衡吗?

若说之前被着效忠大明,豪格心里还有些不不愿,但现在他的心里舒服多了,因为他誓要找多尔衮将新账旧账一起算一算。

可他也知道,若得不到大明的支持,自己什么都不是,根本没办法和多尔衮相争。

所以,真心的效忠大明,被大明认可就是唯一的选择。

相比于多尔衮和豪格的遭遇,还有一个不能遗忘,那就是多铎。

多铎的悲惨经历相比于两,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上次因为贪嘴,导致二兄弟被废,成了没有净身的太监。

可是伤势在那种尴尬的位置,多铎根本不能成行,哪怕是被萨克达和阿卜萨两抬着赶路,他也是极其痛苦。

无奈之下,三只得躲在分水岭的茂密山林中,准备待多铎的伤好了之后再上路。

这一待就是几个月,以防再次遇到锦衣卫或明军,三谨慎了很多,能不生火就尽量的不生火。

所以,三大多数时候只能以野果充饥,甚至是生食生

几个月下来,三身上早已经烂烂,蓬垢面,和山中野几无两样。

由于一直躲在与世隔绝的原始山林中,三与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所以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清楚,整个辽东应该已经被明军占领了,所以从山林中出来以后,也是尽可能的低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