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焚烧良田,诱敌出战(1/2)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建虏营地已经一片狼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横七竖八的尸体,来不及逃走,躺在地上发出痛苦低哼的伤兵。
还有少部分选择投降,已经被捆缚住的士兵。
赵老四和刘大虎留下两百余
看守俘虏,照顾己方受伤的士兵,其余
依然在疯狂的追击着逃窜的建虏。
已经被打散的建虏士兵,士气跌落谷底,即便天亮了,也没敢反击,只想着尽快逃离魔掌。
因为马群在天亮之前就被勇卫营扰
驱散,他们只能用两条腿奔逃。
可已经占着主动的勇卫营,却在赵老四和刘大虎的带领下,先花些时间驯服了一些躁动的战马,然后骑上战马去追击残敌。
磨刀不误砍柴功,四条腿的战马迅速的带着勇卫营士兵追上了它们之前的主
。
于是,建虏逃亡之路也是充满血泪。
叶臣早已经脱掉了沉重的盔甲,就为了能够快些逃跑。
可是勇卫营骑着战马穷追不舍,他东躲西藏,最终只得躲进一条臭水沟,一直挨到天黑才躲过一劫,然后一路逃到锦州。
最终,被勇卫营击溃的建虏有四千
左右,加上叶臣派出偷袭失败的八百余
,建虏的五千骑兵仅仅一个晚上便彻底失败,只有不到一千
陆陆续续的回到锦州。
明军进
辽东后的第一次大战,建虏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消息传到在辽阳坐镇的多尔衮这里,他脸色极其难看,立即急调郑亲王济尔哈朗
锦州坐阵。
因为锦州、松山、大凌河这条宁锦防线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几城若失,明军便可长驱直
,进
辽东腹地。
叶臣新败,明显不适合再担任守城主将。
而且第一仗就如此大败,不加严惩,如何服众?如何震慑诸将?
一般
恐怕也无法降服叶臣,但郑亲王济尔哈朗是绰绰有余的。
济尔哈朗不但威望很高,而且战功卓著,是坐阵锦州非常适合的
选。
当然,合适的
选还有其他
,比如多铎、谭泰等
,但是这些
是他多尔衮的兄弟或亲信。
这么重大,危险
又高的任务,自然是优先考虑济尔哈朗这样的对手。
济尔哈朗抵达锦州之后,第一时间便拿下了叶臣,并公开处死。
一个固山额真,说杀就杀了,这不但是多尔衮的意思,济尔哈朗自己也是非常赞同的,他必须通过此举来竖立权威,并震慑其他
。
不然,接下来的防守将会更加艰难。
可是反观明军这边,沈
并没有趁机快速进军,而是稳步推进,沿途占领建虏放弃的堡、驿、铺等据点和小城,甚至还在宁远进行了一番休整。
济尔哈朗不知道沈
打的什么主意,但他不敢大意,派出大量哨骑、探子探查各种消息。
即便这些哨骑和探子在与锦衣卫的对抗中损失惨重,他也没有停止,因为他需要这些眼睛。
从七月十
开始,沈
才率领大军姗姗来迟,陆续兵临塔山、松山、锦州。
这里一线是当初大明
心打造的宁锦防线,就是为了抵御满清的步步紧
。
可随着松锦大战的惨败,大明倾国之力打造的九边
锐损失殆尽,除了孤城宁远,大明在关外的城池悉数被占。
这一战,可以说是大明永远抹不去的伤疤。
如今,大明
锐又重新打回来了,只不过满清却利用这些坚固城池来抵御大明
锐的前路。
几年前的松锦大战,大明
锐十三万,满清
锐十一万。
现在,沈
率大明
锐二十万,满清却只有不到五万,兵力相差悬殊。
倒不是满清无法聚集更多的兵力,而是多尔衮没有做好与沈
决战的准备,也不想与沈
在松锦一带决战。
所以,他不敢倾巢而出,能给济尔哈朗四五万的兵力已经是极限。
正因如此,济尔哈朗只敢据城而守,不敢出城与沈
在外野战。
沈
将大军分成几部,任命刘文秀为攻击塔山的主将,率军四万五千围城。
任命吴三桂为攻击松山的主将,率军五万三千围城。
任命李定国为攻击锦州的主将,率军五万八千围城。
同时,任命周遇吉为东路军主将,率领两万两千骑兵从松山和锦州之间穿过,绕过广宁右屯卫直接
辽东腹地。
而这两万两千骑兵,其中有一万两千是勇卫营,五千是关宁军,另外五千是抽调的其他
锐。
可以说,周遇吉率领的这支军队,是沈
这支大军中
锐中的
锐。
居然冒险
辽东腹地,自然是沈
有更大的图谋,那就是尽可能的毁坏建虏的所有作物。
这也正是沈
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