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廷建立,公然反叛(1/2)

朱家传承两百多年,一代不如一代,能没出现多少个,但子孙后代多的是,王爷也是一大把。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当徐弘基提出拥立新主,分庭抗礼的计策之后,立即得到了不少的支持和赞同。

虽然这样也是造反,但这不是造大明的反,也不是造朱家的反,而是你崇祯不得心,反你崇祯一而已。

如此的话,就没有那么多忠于大明的遗老贵少反对了,受到的阻力和敌视会减轻很多,说不定还有一些不被崇祯重视的想趁机分一杯羹。

毕竟新帝上位,肯定会对有功之臣进行大肆封赏以笼络心,这里面就有巨大的利益。

临淮侯李祖述看向徐弘基,眼神中充满希冀的道“朱家藩王众多,想必国公爷心中已有合适选。”

徐弘基听罢,笑道:“既然是咱们众一起举事,选自然是由我们一起推举,这样才能服众。”

“不过选的血统不宜太过偏远,否则无法让信服,也无法与朱由检相较。”

“再者,其封地不宜距南直隶太远,不然其未至应天府就被朱由检发现,我等大事不可期也。”

“眼下,符合上述两者,仅两,正是避难至淮安府的福王和逃到无锡的潞王二。”

都已经直呼崇祯的名字了,可见徐弘基已经打算彻底与崇祯撕脸了。

听到他的这些分析,众也知道,徐弘基心中的两个选就是福王和潞王这两位了。

不过他这番说词也不无道理,所以大家都没有太大的意见,也都赞同从这两中选择。

安远侯柳祚昌有些担心的道:“若福王和潞王皆不答应,我等该如何?”

徐弘基轻笑一声:“身处南直隶,还由得他们不答应吗?”

“再说,又不是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是让他们坐这天下之主,若凭他们自己,这辈子都别想染指帝位,他们还得感激咱们呢。”

“正是,这位置,他们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忻城伯赵之龙冷笑道。

余者皆是点默许,必须用一个有份量的朱家子孙成为带,这样才显得名正言顺。

不然,用一个外姓,哪怕是魏国公徐弘基,在座的恐怕都没几愿意陪他一起玩。

当然,他们并非真的想推举一个皇帝骑在他们上,他们只是想要一个招牌,一个傀儡充当门面罢了。

真正的大权肯定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是他们敢于冒险的原因之一,没有好处,谁愿意掺和这种抄家灭族的事。

他们还想好了,若两都同意,那么先立血统更纯正的福王,潞王养着当备用,若是福王朱由崧不听话,不好控制,那么再用潞王取而代之。

徐弘基见大家都没有意见,笑道:“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事不宜迟,咱们得尽快行动了。不然,崇祯的刀就要落在我等的脑袋上了。”

早就推举徐弘基为主事,所以安远侯柳祚昌直接道:“那请国公爷尽快下令吧,我等全力配合。”

其他也连忙附和。

徐弘基也不推迟,直接对赵之龙道:“赵兄,你立即派分别去淮安和无锡将福王和潞王二秘密接到应天府。”

“将两都接来后,至于拥立谁,就看他们二如何选择了。”

“另韩赞周,史可法等对崇祯愚忠的,先给看紧了,若有异动,立即控制起来。”

“等新帝上位,给新帝处置,让他没办法回,只能与朱由检抗争到底。”

以为然,还是魏国公谋远虑。

赵之龙也不推辞,他是提督南都军务勋臣,手中握有大量兵权,这种事自然是他先去做。

五天之后,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被他们半强迫半邀请的带到了南都应天府。

徐弘基立即率领一众勋贵对两分别劝谏。

“太祖《皇明祖训》有云:‘朝无正臣,内有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建文帝受臣所惑,不得心,成祖遵祖训发动靖难之变清君侧,重整朝纲。”

“如今陛下身边小臣环侍,大肆屠戮开国功臣之后,扰朝纲,动摇国本。”

“我等世代受皇恩,岂可见大明沦落至此,请殿下遵从祖训,带领我等清君侧,重整大明朝纲,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朱由崧和朱常淓二都不傻,任由这些说得天花坠,都改变不了他们要做反贼的事实。

一个个胆大包天,居然想要造反,还要撺掇他们一起造反,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这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啊,哪怕他们是宗室成员也难以幸免。

可他们又清楚,这些连当朝皇帝都敢反,既然把自己胁迫到了应天府,而且将他们的险恶用心和盘托出,若是不答应,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