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优秀合伙人(下)(2/2)

“游而不击则为逃,击而不游则为莽。”

“游击战的髓可归结为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崇祯通过字面上的意思就能够理解其中含义,但他却知这种战术理念并非十六个字那般简单。

其中的高莫测、战术至理绝非理解表面意思就能做到。

没有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自己发明的,他沈也没有这个能耐,学习前的智慧一点也不丢

只怪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学习到一点皮毛,游击战的髓绝对不只他沈这段时间所用的这一点点。

“创造此战术之,乃神也。”崇祯不由感慨。

以为然,这种战术,不但要会用,还要用得好。

游击战有五项基本原则: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

用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五项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完全掌握了游击战。

比如说合理选择作战地点,他沈选择的作战地点一定是最合理的吗?

若是换一个通游击战的将领过来,他可能会在同一场战斗中选择不一样的作战地点。

同样的,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沈由于眼界、作战经验等原因,很可能选择的都不是最合理的。

这都是他还不足的地方,沈自己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

听到沈丝毫不避讳自己的不足,崇祯很是感慨,也很欣慰,这样理智的年轻真的是太难得了。

要知道,沈可是刚刚取得了大胜,却还能清晰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实属难得。

“沈卿太过自谦,朕觉得你将游击战的战术理念运用得非常不错。”

“击而不游则为莽,光是这一点,今天若是换另一个,可能就不如你,他会不会把整个勇卫营葬送掉都是另说。”

“朕不需要拿勇卫营与建虏对换,哪怕是八千换这次寇的所有建虏,朕也不会同意。”

崇祯这句话是实话,因为他很清楚眼下对大明最重要的威胁是流寇问题。

拿大明最重要的王牌与建虏拼完了,那无疑是在葬送大明的命运。

已经知道正史走向的崇祯,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现在崇祯对沈是越发满意了,理智、稳重、聪明、低调不张扬……

真的,他看到了沈身上太多的优点。

有沈卿在,朕心安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