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燧发枪量产(中)(1/2)
 接下来两天之内,沈
便陆续收到了五个燧发机,一万个枪托和六千把未开锋的刺刀,以及一万六千根通条。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因为那间旧仓库太小,所以沈
还特意清理了一个车间出来,专门放这些东西,反正工厂也停厂了。 
 其实,沈
还订了一万根枪管,分一短一长两种,长的795毫米,短的215毫米,各五千根,是准备用来做长枪和短枪枪管用的。 
 当然,订的时候不会说是当枪管用的,只是让工厂在铁
中心钻孔。 
 铁
是沈
自己从别的地方订的,直径24.8毫米,要求是在中间钻通一个14.8毫米的孔,壁厚留5毫米厚。 
然后在枪管的某几个特定位置打孔、划线。
 再在打孔那一
开出一截螺纹,到时候这里会用一个大螺母给堵上,以达到密封的目的。 
 如果沈
不明说的话,一般
也很难知道是用来作枪管的。 
 沈
可不是胡
下的订单,而是做了一翻研究的,特别是用材上面。 
 刺刀的材料是用的1095高碳钢,这种钢材价格不贵的同时,韧
也非常好,传统的军刀也喜欢用这种钢材。 
 但这种钢材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容易生锈,所以沈
还特意做了防锈处理。 
 当然,站在上帝视角,沈
自然不会选择什么塞
式刺刀、套筒式刺刀,直接选用了最实用的长剑形刺刀。 
装上步枪可以当刺刀用,不装在枪上时也可以当成军刀单独使用,所以连刀鞘也一并配好了。
 不过,刺刀在沈
这个时代已经不适用了,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所以沈
是按照二战时的一款刺刀的标准下的订单。 
 但没有多久,沈
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刺刀和通条好像有些冲突了,装了刺刀,通条就没有空间了。 
因为长剑形刺刀流行的时候,通条已经消失了,所以就不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
 可现在沈
要造的燧发枪,不是按照历史正常顺序来发展的,他是能用先进工艺的尽量用先进工艺,这一不小心就冲突了。 
 最终,沈
自己改良了一下工艺,在枪
下方和刺刀刀柄之间扩大了一些间隙,给通条留出空间。 
 同时,刀格加长,原本刀格上只有一个枪
环,用来将刺刀的一
固定在枪
上的。 
 而现在要在枪
环上再打一个孔,方便通条能够从这个孔中穿过。 
 所幸,通条占用的空间并不大,所以沈
才能够相对简单的完成这个改良。 
 而通条的材料,沈
直接用的不锈钢,也分一长一短两种,每种的数量还特意多订做了三千根。 
 为何?是因为他在资料中看到,在激烈的战斗过后,总会有一些士兵由于紧张和慌
遗失了自己的通条。 
当然,一部分会通过打扫战场找回来,但还是会有一部分找不回来。
如果战败了,那遗失就更多了,所以这东西要多准备一些。
 枪管则是用的铬钼钢,具有非常不错的耐高温和耐高压的
能,现代的一些军用枪管也是用的此类钢材。 
 枪托选择的材料就更多了,比如胡桃木、白桦木、榆木等都可以,沈
直接选择了胡桃木。 
当然,枪托也有两种形制,因为长枪和短枪的枪托还是有区别的。
 在等枪管的同时,沈
自己也动起手来,因为最重要的燧发机还只有五个样品,他也要尽快量产出来。 
不然的话,其他东西准备就绪,没有燧发机,燧发枪也是烧火棍。
燧发机虽然不大,但是零件相对较多。
 沈
仔细的比较了一下五个燧发机,从中选出感觉最好的那个。 
他将这个燧发机拆成零件,为了谨慎起见,他准备将零件分成几部分,然后再多找几家加工厂生产。
另外还有枪上的一些其他金属件,如瞄准具、扳机、弹簧等,一并分开下单。
 如果别
嫌零件少又小,不愿意接单,他可以加钱。 
 钱到位,一切好说,再加钱,哪怕有的没有模具,24小时
班赶工,用手工都要给你搞出来。 
 就这样,一堆堆零件陆续进
了沈
的车间内,一共有一万套,他不想自己组装,也不想请
组装,准备带到大明让崇祯安排
。 
 枪管终于在
货期一天前完成了,在收到枪管后,沈
连夜在工厂内开始组装,看是否有什么遗漏。 
 各零部件都到位的话,组装一支枪花不了多长时间,何况沈
本身也是军
出身,对枪的感觉也比较熟悉。 
 果然,通过模版和标准生产出来的零部件,问题不大,沈
成功的将一支燧发枪组装好了。 
没装填弹药,他在击锤上装好淘来的燧石,随意的瞄准了下,抠动了扳机。
随着噌的一声脆响,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