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庆幸(2/2)
功勋子弟,想将郑璞除之而后快的。这些
正处于年轻气盛、胆大妄为的年纪,且家中都有私兵部曲,纠集数百
易如反掌。万一数家合谋付之以行,未必不能将郑璞弃尸沉江。
亦然,如此会
坏了汉吴两国互盟的时局。
虽说盟约就是用来撕毁的,且江东亦不乏先例,然而此时与
蜀反目并不符合江东的利益,能避免节外生枝便避免了吧。
一路无话。
水师至武昌时,竟不做停留便转道往公安而去。
陆逊不屑见我?
不由,郑璞心
泛起愤愤。
先前途径时,因为未拜见孙权的
系,陆逊等督军镇藩之
不好擅自先见国使,故而没有停留便罢了,但如今却是为何?
或许是看出了他的诧异,吴国作陪的江东文吏近前,笑吟吟的解释道,“贵使,上大将军已然奉召归建业,故而大将军代为设宴以待。”
呃........
原来是归吴了。
稍作释怀,郑璞微笑颔首作谢。
旋即,又在心中道了声好险,庆幸自己匆匆离开建业了。
无需多虑,便知道孙权急召陆逊归去建业是为何——无非乃是计议他所献之策了!
莫看那
他对孙权慨然作言,声称什么
合肥下寿春、青徐在望、夺荆襄犹如探囊取物,看似践行两国互盟之谊、为吴国筹画雄起之机尽心尽力,但实际上这样的宏伟蓝图连出谋划策的他都不信。
不是他居心叵测,在筹画时暗藏隐患什么的。
而是他觉得以江东的兵制与偏安已久,很难戮力一心进取。
如若是换成汉军的同仇敌忾,魏国淮右果真出现了可
袭的时机,此谋划成功的几率或许能有六七分。
但换成江东嘛,郑璞觉得一切天遂
意的话,合肥新城或可
之,但寿春城就莫作念想了。更后的席卷青徐等,权当痴
说梦罢!以水师称雄的江东,想在陆上攻城拔寨势如
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转变。
至于明知如此,郑璞还言之凿凿嘛.........
江东能否
合肥下寿春,与他有何
系?与大汉有何
系!
谋划在
,成事在天。
计若成,谋划之
必然有功;但事败了,上至天时地利
和,下至将领临阵调度与兵卒士气以及辎重粮秣补给等等,身为筹画士,还无有理由推脱责任不成!
再者,纵使孙权事后迁怒于他,那又能如何呢?
总不至于再度背盟兴兵来攻
东郡,抑或派遣死士来刺杀他吧!且到了那时候,江东已然为大汉分去魏国的兵力了!
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权知彼而未必知己,且战合肥屡屡丧兵而归,是故他胆敢侃侃而谈、尽显智珠在握的蛊惑;但若陆逊与席,他难鼓唇摇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