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功未竟(2/3)
为知道言语的苍白无力。
叹了
气,拍了拍赵广的肩膀,便对着赵统轻轻说道,“王师北定中原
,家祭勿忘告尊公。”
却是不想,此话让他们二
眼中再度微微作润。
或许,他们也想不到,郑璞竟也知道赵云临终前的遗憾吧。

浅些的赵统,郑重行礼做谢、
而早就同过生死的赵广,则是轻轻颔首,用沙哑的声音回道,“克复中原,愿与子瑾共勉之。”
唉,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
好好的活着,替逝者走没有走完的道路、了却尚未了却的夙愿,那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三
后,郑璞与张苞踏上归途。
丞相治军严谨,所有将率无令不得长期离开营地。
他们二
现今虽然都无有事务,但来往汉中的路途便消耗了不少时间,若再晚归去恐会给与他
实、遭
非议。
有些事
,能避免就避免了吧。
而且三天时间里,也够他们把想见的
都见了。
张苞不必说,他这几
都围着皇长子刘璿身边。
张皇后一直都无子,而刘璿的生母乃是皇后身侧侍
,最早从张府陪嫁过去的。
算起来,张家也是刘璿的舅家。
是故,张皇后一直将他当成亲子来看待。
抑或者说,为了双方都好,刘璿也是必须认张家为舅家。
而郑璞这几
里,以袍泽之谊陪着赵广守了一夜;第二
则是代州泰前去看看家眷有无用度匮乏;第三
则是与闻讯赶来的弟子傅佥话师徒久别之
等,其他也没什么事了。
至于丞相那边,他没有去拜见。
丞相平
里事务繁多,若是有事寻他自然会遣
来召,没有的话就莫主动去打扰了。
不然,如今朝廷与逆魏有无战事,前来汉中吊丧的僚佐如此之多,
都前去拜见丞相,丞相岂能有时间署事?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与张苞披着朝霞,策马往陇右而去。
却是不想,才刚行至沔阳县时,就发现留在丞相身边当记室的傅佥,早就在官道上等候了好久。
不是送别。
而是被丞相遣来,召郑璞去城内别署见。
丞相何事寻我?
心中有些诧异,郑璞让张苞领着其他扈从缓行,自己连忙驱马往城内而去。
待进了别署,郑璞便发现,不过半年未见的丞相,没有带着峨冠的
上,发丝已然是黑白相间,且两颊微微下塌,更显法令纹的
刻。
骤然间便苍老了好多。
也憔悴了好多。
或许,是伤感赵老将军的病故,还有被近
西平太守之争而劳神吧。
“璞,拜见丞相。”
郑璞垂
,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坐。”
丞相的声音依旧如以往般温和,但多了一丝疲惫。
“诺。”
应声,郑璞步往侧席而坐。
甫一端正跪坐好,丞相的声音便有问过来,“我让朝廷僚佐公推西平太守,为何不见子瑾上言来?”
嗯?
以丞相之智,为何还要明知故问呢?
闻言,郑璞昂
讶然。
微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拱手作答,“回丞相,我常年领军在外征伐,不明施政牧民之事,亦不知其他僚佐优劣贤良,是故不敢妄言。”
“嗯......”
丞相听罢,略微一记鼻音。
也不置可否,阖目思绪片刻,却又催声道,“虽不明他
优劣,但子瑾出仕多年,亦对其他僚佐不陌生。可试言之,且推举一
吧。”
呃~~~
此次,郑璞愕然。
他不知道为何丞相坚持让他推举。
亦更不明了,难道他无有私心、想置身事外,丞相看不出来吗?
而丞相见他作楞不语,不由眉目舒展了下,摆了摆手,宽慰道,“子瑾安心言之,我权作参详,不必多虑。嗯,今众僚佐所推举有三,想必子瑾是知道的。且说说,此三
何者更适合?抑或者别有他选?”
若仅是作参详,我倒可直言之。
“诺。”
再度拱手而应,郑璞略作思绪,便徐徐回道,“回丞相,璞窃以为,湟水河谷之内种羌部落众多,皆异动难安之辈;且西海乃烧当种羌的栖息地,是时正为我大汉附庸,领郡之
若不德高望重,若不断事公允,方可长治久安。是故,璞以为,众僚佐所举者,当以廖将军最优。不过,若是不拘泥于此三者,璞以为薛茂长可任之。”
“薛茂长?”
顿时,丞相眼眸中闪过一缕异色。
复述了一句罢,便轻轻捋胡自作思虑。
薛茂长,乃是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