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三 小人物与大英雄(1/2)
就在全华夏民一片欢腾之时,刘大双却愁得不得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有句话叫做“不当家不知财米贵”,刘大双现在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财米贵”。
奉天被东瀛占了,边区的物资进出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只有一条横贯内蒙大
原的铁路可用,另外一条穿越外蒙的铁路,不仅路途远,而且南端出
又不靠近港
,很难起大的作用。
边区现在的物资流动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不仅客运流大,而且巨大的原材料、制成品、农牧产品进出,带来的物流量更大,根本不是一条单轨铁路能够承担的。
还有一个更疼的问题,财政上有点捉襟见肘了。
边区虽然大,可只是地盘大,不多,大部分还是农牧区,刚刚解决了温饱,还不是很富裕,收不上什么税。
刘大双真的也不想穷兵黩武,对老百姓过份的收刮。
华夏老百姓是捐了不少钱,可是,对于天文数字般的军费开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打一场仗,海量的子弹、炮蛋一下子就打出去了。部队开拔、调动、吃穿等等每天都是一笔巨额开支,边区的财政都有点负担不起了。
说句实话,刘大双把汉唐公司这么多年赚的钱已经全部借给边区使用了。
没有理解他,包括现任汉唐公司总经理卢敏。
边区没钱,可以加税,也可以向银行、私借贷。汉唐公司可以支援边区,但不能把全部资金都投进去,已经开始影响正常的运作。
刘大双的心思没有猜得出,对于赚钱,现在的刘大双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按照他的能力,真的太容易了。
他是一个小物,从来也没有把自己当做什么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心里追求的是一个小目标,希望华夏民族未来不再遭受上一世的种种苦难,百姓不再受欺侮,不再流泪流血,不再流离失所,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
他不是那种喜欢出风,希望万古流芳的
,他上一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
,这一世他也希望平平淡淡地生活。至于他心中的理想,他也是希望默默地做到,华夏民族的发展,终究是要靠整个民族,一两个
的影响,一时间可以,可却不能永远起作用。
眼下的华夏,面临着一个绝好的发展时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湖,已经赶上了,抓住了。华夏的工业化以化学工业、电力革命为引导,开始步
正轨。
欧战的发,并没有波及到华夏,抓住这个机会,华夏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迅速成为一个东方强国。
能够威胁华夏发展的,一个东瀛,一个罗刹
。
罗刹陷欧战泥潭,自顾不暇,布尔什维克
很快便会掀起一场震惊全世界的伟大运动。三五年,甚至十年,罗刹
很难对华夏构成威胁。
东瀛和华夏
一样,如果一心一意地发展经济,借助欧战的巨大市场需求,也会壮大。可惜,他们为了自已的野心,梦想着征服华夏,甚至发动了
侵。
对于此时的东瀛,刘大双没有丝毫惧怕的感觉,毕竟在很多方面,边区已经走到了东瀛的前面。只是东瀛
被前面的胜利冲昏了
脑,一
扎进了火坑。
咬着牙再拼一段时间,刘大双相信,最先顶不住的一定是东瀛。
据东瀛国内传回来的报显示,由于海路的不畅通,东瀛许多工厂已经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
居民的粮、白糖、汽油等已经实行配颜制,老百姓开始挨饿受冻。
刘大双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家,他只是一个多懂了一点的工程师。
对于如何打败东瀛的
侵,他更倾向于用军事以外的手段来解决。
耗费无数资源,牺牲无数士兵的生命,去和东瀛决一胜负。刘大双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模式。
勇则勇矣!也会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物和故事。可是,值得吗?
孙子曰:“不战而屈之兵,乃上策。”,弃上策而取下策,乃不智也。
刘大双盘算着,心里也有了主意。
长春火车站丝毫无损的被保安军占了,而且顺带着二站也丢了。
损兵折将不说,保安军乘胜追击,把公主岭也占了。兵锋直指四平,大有把东瀛军拦腰一击之势。
武藤信义大发雷霆,对于关东军司令尾野实信一通斥骂,指责他的关东军畏敌如虎,胆小怕死,不仅丢失了长春火车站,事先计划好的也没有完成。致使帝国的军事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他有点急了,更加迫切地希望早占领郑家屯。
郑家屯东二十里处,保安军构筑了防御阵地,摆出架势,誓要与东瀛决一死战。
守在这里的是保安军一个师,三旅制
,接近两万。
师长吴大光,也是一名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