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零 戚少保在此,倭奴莫入!(1/2)
龙只是一个小县城,虽然建在海边,可没有什么大的港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东瀛军的大船根本无法靠岸,只能放下小舢板,把士兵先摆渡到岸上去。
没有棧桥,可以趟着海水上岸,可这马匹、火炮、车辆就卸不下来了。
先派了两个中队登岸,搜索前进,他们可是听说耳曼
修了很多阵地,生怕中了埋伏。
战列舰和巡洋舰的炮衣已经卸下,炮弹也装填好,瞄准了滩方向。
一旦遇到伏击,将会有风骤雨般的炮弹倾泻在滩
上。
可惜,沙滩上静静地,只有海风呼呼地刮过,连个影都没有。
小心翼翼地向前搜索了几公里,发现了一个小村子。
但小村子却死一般寂静,没一点烟气。
小村的房子很有胶东特色,墙壁都是石垒的平房,最奇怪的房顶上盖的是一种海
。所以也叫海
房或是海带房。
这种海也不用专门去搞,每天沙滩上都会冲上来很多,晒
了就可以铺在屋顶了。
海房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服。另外,海边的建筑最怕空气中盐份的侵蚀。可海
却能抵御盐份的侵蚀,百年不腐。
村子里的小路是用碎石铺的,家家户户的围墙也是石块垒的。
整个村子净整洁,透出一
子古朴的气息。
正是秋天,院里的果树大多挂上了沉甸甸的果实。
绿中带红的苹果,全身金黄的梨子,还有高高挂在枝上红彤彤的大柿子。
村有盘石磨,旁边是棵饱经沧桑的大槐树。
最令惊奇的,村
一大片空地上竖着一个跃马扬鞭的雕像。
两块大石上刻着一副对联。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原来这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雕像。
戚继光是烟台地区,下面很多村里
感念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家卫国。不少村里都供奉了戚继光的雕像。
旁边了一块明显是新做的木牌,上写着:“戚少保在此,倭
莫
!”
东瀛军中但凡识字的都认识汉字。看了“倭莫
”四个字,都是脸色一沉。
有个粗壮的士兵,飞起一脚,把木牌踢得碎。
中队长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看看天色不早了,便下令今晚在小村庄休息。
村里早已经撤走了,连带着饲养的牲畜和
鸭鹅等也全部带走,粮食也是一粒不留。
村里仅有的一水井,也不知道被谁扔了几只死猫死狗进去。
跑了一天的东瀛士兵早就渴的不行,身上军用水壶也空了。
这海边最缺什么,恰恰最缺淡水,村里唯一的一井被污染了。东瀛军派了几个
,强忍着恶心,慢慢的把井里的脏水提出来倒掉。
但这井非常,水还很多,就这么一桶一桶舀水出来,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满村的果树散发出诱的香味,这些
哪里还忍得住。
纷纷动手,管你是苹果还是梨,摘下来就往嘴里塞。
胶东这里产的苹果和梨确实好吃,虽然没有完全成熟,带点酸涩,吃起来却水份十足,特别解渴。
这一顿水果大餐吃得太痛快了,许多甚至说是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水果。
“太好吃了!我吃了十个苹果!”一个来自鹿儿岛的士兵说。
“小小的!我吃了十个苹果和十个梨子。”一个来自北海道的矮壮士兵坚起小指说。
“像我家乡的苹果,我都想妈妈了!”一个来自青森县的瘦瘦的士兵说。
……
由于井还没有清理净,炊事兵也没办法做晚饭。
大家也不着急,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胡吹着牛。
夏未秋初的天气,不冷不热,阵阵海风吹来,略带着一点腥味。但对于岛国长大的这群士兵,反倒有种熟悉的家乡味道。
“哎哟!我的肚子痛。”那个吃的最多的北海道士兵大声喊道,脸上的表都扭曲了。
众士兵全都哈哈大笑,更是有取笑说:“活该!谁让你吃那么多!”
北海道士兵**了两声,就痛得开始满地打滚。
大家这才觉得问题严重,上去几个七手八脚地把他按住。
可是,那个北海道士兵眼神开始焕散,嘴边、鼻孔里渗出黑血。
“中毒了!”有疯狂地喊起来。
这一喊不要紧,马上又有几个觉得腹如绞痛,开始哭叫不止。
然后,越来越多的开始肚子痛,倒在地上翻滚。……
两个中队的东瀛军就这样全倒毙在这个古朴的小山村了。
这自然是马占山的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