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胡子世家(1/2)

五月份,刘大双彻底毛了,千辛万苦买的地,加起来好几千亩,开荒播种的才五六百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现在最缺的是活的

原来工地上有几百活,现在只剩下八九十了。大部分也回去种地了,赶农时,一天都耽误不得。

靖安的无霜期也就一百二三十天,对播种时间要求很严,一旦晚几天,这庄稼也就是白种了。

这点知识刘大双是懂的,小学上《常识》课时学过。

靖安市面上已经没有耕牛卖了,好在王大毛从洮南赶了六过来。刘大双手里的大牲也有十来了。

问了下孟会友,这庄稼先种啥才好,孟会友苦笑一下说:“这么多地,不好整,先把苞米和大豆种上吧!土豆晚两天也不怕。但如果就我们这几个种,累死了也种不完。”

刘大双想了半天说:“作坊全停,工地也停,全部都先去种地。”

这下子,县城北边原上出现了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的场面。

犁地,耙平,起垄,播种,压实,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刘大双又让孟氏领着几个大娘婶子的,加做一顿午饭送到地里,这样一天可以多点,下午晚收工两个小时。

孟氏叫苦不迭,愁眉苦脸地说:“大双,这一天一二百斤粮食,咋做的过来?再说,咱家也没有那么多粮了。”

刘大双也是疼,这怎么到处都是问题啊?也没听那些穿越界前辈说做饭都成问题呀?

刘大双又火急火燎地让刘玉虎买了几大锅,又买了一车苞米面过去,几个现场煮苞米面疙瘩汤,这是最快的,也最容易做。

手忙脚了十几二十天,总算是种上了三千亩地。

刘大双粗粗的算了一下帐,七牛,四匹马,都不知道吃了多少,每天都要几百斤,光是黄豆就吃了一千多斤。百十号,每天只供一顿午饭,苞米面,土豆,白菜各用了上千斤。油盐还没计。

这要是养一支一千的骑兵,我靠,光吃也能把我吃穷了。

刘大双不敢想了,原来养兵这么费钱。

“不对啊!这俄打起来得吃多少啊?两百多万,**子高马大,一天怎么也得吃个一斤半吧!小矮一点,就算一天半斤吧!一一得一,二二得二,我靠,这一天得吃两百万斤啊!”

刘大双已经不会算了,这仗打了两年,吃马嚼,得消耗多少啊?

现在的东北可不是几十年后的中国粮仓,就那么几丁,产的粮食也就刚够自己吃,余粮有限。

明年,粮价一定大涨。

刘大双本来是想打个“局部经济线争”,把科右前旗的牛羊价格往上拉一拉,坑坑乌泰,放放沙俄的血。

现在,经过一番计算,他的野心可大了,他想把经济战争范围扩大,让沙俄和小本**都大大的流一次血。

从现在开始猛赚钱,秋后猛收粮,看老子不坑死你们。

刘大双有点庆幸,当初高中报文理班时,他没敢看那个漂亮的小学同学含脉脉的眼睛,还是报了理科班。

这要是报了文科班,穿越过来,肯定是奔走呼号,动员群众,然后领着一帮热血农民,举着大刀梭標,义无反顾地杀向敌

然后,历史课本多一段故事,《靖安抗俄》。

理科生就不同了,脚踏实地,调研分析,细计算,不盲目,不冲动。用看不见的刀给俄两国**放血,就算不把它们弄产,也得喘几年。

收粮,收牛羊,又要找地方放,还有一个问题,这些胜利果实谁来保卫呢?

刘大双的上一世,可是听了太多的沙俄和行,所以,他现在就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安全的保住粮食和牛羊。

他去找了刘玉龙,让刘玉龙想办法多招些,扩充一下保安军,现在二三天就要去一次洮南,货进货出的,也确实是要些手。

刘玉龙表有点古怪,吱唔了半天说:“正好有个事想跟你说,这阵子有几个想来靠窑儿。”

“靠窑儿”,刘大双不懂,这应该是胡子黑话,所以,他有点不解地望着刘玉龙。

“啊!靠窑儿是我们这行黑话,就是投靠的意思。”刘玉龙连忙说明。

“我们这行?”刘大双敏感的听出刘玉龙话里面的问题。

“大爷,你当过胡子?”刘大双单刀直

刘玉龙听了不禁一怔,随即脸红了,低着咳了半天说:“唉!当初我逃出来后,又不敢在老家呆,就拉着你爸和你三叔在通化那边当了几年胡子。后来,不想这缺德事了,就往西走,在这儿成家立业了。”

刘大双全明白了,为啥这老哥仨儿全都会打枪,原来还以为自己出身革命军家庭,现在看来,是标准的胡子世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