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我心皎然何所系、名臣异士、把酒密语(1/2)
话说这些天以来,沈渊的手下这么勤勉的练功,也是因为他们到了京师之后,心理产生了变化的缘故。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原本他们在扬州,那真是身边到处是朋友,哪里都能找得到救兵。
可谓是左右逢源,大家心里也都是底气十足。
可是自从来到京师以后,不但沈渊打起了十分小心,就连他手下的这支高手团,也发觉了身边的氛围不同。
到这里就不是扬州了,京师这里高手如云,藏龙卧虎,这谁不知道?
更何况沈少爷初来乍到,可以说在京师能依靠的,就是他们这支武林高手组成的团队。
所以这些心中暗自警惕,在武学上对自己的要求,也越发拔高了一截。
因此他们练武的时候,才会屡屡出现这般激烈火的场景,就连沈渊也能感觉出了大家那种跃跃欲试的
绪。
心气儿高终究是好事,见到这样的景,沈渊也是十分欣喜。
可惜因为他考试在即,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练武,不然的话沈渊也可以借着这氛围,让自己的武艺更进一步。
……眼看着时间就过了二月中旬,沈渊在夜苦读之际,还抽空去拜访了一次洪承畴。
这洪承畴虽然今年才十七岁,但是由于小时就承受劳苦煎熬,所以气度沉稳,脑清醒,而且为
温和大度,倒是一个很好的
往对象。
洪承畴也知道,沈渊先是馈赠了他一个价值不菲的望远镜,然后没过多久便有贵过来向他收购。
甚至他还因此结识了那个叫王瑞的侍卫,王瑞这待
接物宽和有理,天生就会给
一种亲切感。
对于考场上的注意事项,考官的脾气秉,还有考试的环境,王瑞也没少嘱咐他。
因此洪承畴心中自然是十分感激,同时也对沈少爷的善意对待满是感佩之心。
这回洪承畴手里也算有钱,那个镶金嵌玉的望远镜,王瑞给了他一千两银子买了去。
所以他跟朋友来往的时候,也不用像过去那么打细算了。
原本洪承畴上京赶考,带的银子着实不多。
好在这个时代只要是新科举,就被称为“官给禀传送礼部会试”。
也就是说他们一路来到京师,是由各地官府提供的食宿费用。
可即便如此,在京师里友往还和
常花费,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不过这回洪承畴手里的银子,一下从五十六两变成了一千零五十六两。
所谓钱是英雄胆,他的自信也自然多了几分。
这次见沈渊来拜访他,洪承畴立刻就拿了银子,让店伙计买了些酒菜,在他住的客栈里和沈渊饮酒叙谈。
因为考试在即,两谈话时的话题,当然说的都是考试的事。
……眼下外面依然是春寒料峭,到了二月中旬时分,北方大地地气回暖,白天阳光普照。
这时地面上的冻土,也开始渐渐有了融化的迹象。
通常有北方生活经验的都知道,每到这个时候,天气就从
冷变成了湿冷,所谓春寒刺骨,说的就是这个时令。
洪承畴在客栈的房间里,把热到滚烫的烧酒给沈渊满上,然后两轻轻碰杯,一饮而尽。
一杯热酒下去,沈渊顿时便觉得身上的毛孔都被热烘烘的酒力冲开,霎时全身血脉都通畅了许多。
要说在明代虽然有蒸馏过的烈酒,但是达官贵饮酒时还是以黄酒为主。
不过烈酒更容易醉,却被更多民间的老酒鬼喜欢。
沈渊虽然不好酒,但在这寒冷的冬和友
把酒畅谈,酒酣耳热,豪气万千,这种充满了大明风
的休息方式,沈渊也是极为喜欢。
等到他和洪承畴聊了几句,说到考场上做时文八时,洪承畴倒并没觉得太过艰难。
不过策论这一条却让这位洪兄心中忐忑。
他说起来的时候,也颇有几分担忧之色。
所谓策论就是会试的一个环节,考生除了要做好八文章之外,还要回答一道关于政务的考题。
这就是朝廷在有意考察应试举子,处置政务的实际能力了。
当然对于沈渊而言,这样的考题比八文容易得不是一星半点,可洪承畴却是正好相反。
由于他生长于贫困之家,所以即便洪承畴再怎么聪明好学,但由于眼界所限,对于政务方面的实际作能力,也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洪承畴担忧的是,万一一道策论题摆在他面前,他对这项政务却是一无所知,到时候他该怎么办?
沈渊听到这里时,也是心有所感。
要说这个时代的考生,尤其是从民间苦读一路考上来的学生,还真是不容易。
他们面临的大都是和洪承畴同样的问题,这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