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荷风竹露闲赋诗、绿竹猗猗、名园雅致(1/2)
在同一时刻,天元的各家分号里,不知道有多少潘龙庄和汪寒这样的年轻,正在飞快地成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切都是出自沈渊的手笔,他曾经做过军中将校,他熟知历史,也曾经创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
他知道那些天天想着自己怎么赚钱,却拼命和别大谈理想和未来,只希望别
为他白白付出的家伙有多蠢。
崇高的是因为他有崇高的目标,无畏的
是因为他有无畏的理由。
心最难把控,也最易获得,关键是看你自己愿意付出多少!……没过多久,各地的义学也相继开办,招收的全都是那些想要读书识字,却连笔墨钱都付不起的贫苦孩子。
这件事在各个分号所在的地区,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古代上学被称为“读书明理”,也就是说没有知识的
,连道理都讲不清楚。
所以当天元资助的那些贫苦的书生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在沈渊赞助的诗会,汇集了文雅士,在吟风弄月之际谈论起这件事的时候。
哪怕就是再刻薄的文,也没法说什么“沽名钓誉,媚众取宠”之类的风凉话。
毕竟家确实把事做到这个份上了,任凭是谁也挑不出毛病。
所以天元票号在各地名声鹊起,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学子还是老儒,对于这个新开办的票号都保持着友善的态度。
实际上沈渊心里清楚,将来他这票号是要汇通天下的,所以各个地方的分号摊上的各种麻烦事,他一个绝不可能处理得清楚。
这种况下,本地的良好
碑就会发生作用。
哪怕在那些书生的眼里,票号只是汇聚了一帮混身铜臭的商,但是总要让他们觉得,这些商
做的事儿还不错。
其实这大明天下的话语权,就掌握在这些读书的手里。
哪怕就是当官的,也怕那些书生汇聚起来跟他们作对。
要是真发生了这样的事,对这位官员的名誉可是个巨大的损失。
所以像赞助诗会这样的事,沈渊还要继续做下去,以免分号在当地一遇到麻烦,立刻就出现墙倒众推的局面。
像是松江府就是这样,眼看着一场诗会正在举行。
……猗园是嘉定名园,这几天园中白莲正在盛放,美不胜收,所以就有提议办了这么个诗会。
既然有提议,自然就有
自告奋勇地去化缘,天元票号答应得也是一如既往的痛快。
一百两银子置办酒宴,还有翡翠雕琢的文房用具四件套作为诗魁的奖励,因此这场诗会也就在猗园中办了起来。
“猗园”这个名字,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之句。
它是嘉靖年修建的,建得风雅幽静,独具匠心,堪称是嘉定一等一的去处。
一大早上避过了暑气,翰林李名芳家的公子李宜之就来到了猗园。
进了大门,到了逸野堂,李宜之的眼前豁然开朗。
这里北有曲廊、幽赏亭,南有鸢飞鱼跃轩、小松冈。
眼前厅、堂、廊、亭、山、水集于一体。
四周环绕着五老峰、古盘槐、小云兜和桂花林。
真是十步一景、处处妙,李宜之也是暗自点
。
在他身后跟着自己的好友孟仙辕,两个谈笑着往里走,孟仙辕也对这里的景致赞不绝
。
这个孟仙辕家道平常,不算是十分有钱的,一手没骨花卉却是画得极其妙。
李宜之虽然出自富贵的翰林之家,却也喜欢他的风骨清奇,因此二结成了好友。
不过李宜之听孟仙辕不住地夸赞这猗园,他却淡淡地摇了摇
。
“园子是好园子,到了这般主的手里,却有些糟蹋了。”
李宜之这么一说,孟仙辕随即就给了他一个眼色,示意他慎言。
毕竟这里花木扶疏,亭台遍布。
万一要是哪一块假山后边藏着个,听见他们品评此地的主
,未免有一些不妥。
“怕什么的?
你看那儿!”
就见这李宜之抬了抬下,孟仙辕随即就看到旁边戏鹅池边的白鹤亭前,有两个家丁正在那
活。
李宜之淡淡地摇了摇,孟仙辕却是莫名其妙。
等到他们走到近前,才发现那两个家丁正在用竹帚,把木桶里的白色浆水往台阶上洒。
“糯米浆,”李宜之知道自己这个朋友家里并不富裕,于是笑着说道:“苔痕上阶绿,色
帘青懂不懂?”
“若是这园林里遍布簇新的石阶,便失了山林野趣。
可是这苔痕却不是任凭它自己长出来的,那得多少时候?”
李宜之一边带着孟仙辕往前走,一边回笑着向他说道:“所以把糯米浆洒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