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停火协议(2/3)
这里很快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用自己的
来填充控制的土地,这就是复兴军与那些欧洲的殖民者最大区别。
那些殖民者为的只是获得经济利益,而董叔恒则希望将这些土地变为华
的生存之地。
董书恒手中有的是
。华夏的
基数以及增长速度很容易就能够将这些岛屿给填满。
而且董书恒还会在移民中夹杂一些
本和朝鲜半岛的居民。
当然了,他会严格控制这些民族的
数。
这个数量要保证在实行华夏的教育体系之下能够将他们给同化。
这种同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同化。因为同为东亚
种,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说有的长的高有的长的矮,实际上都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导致的。
回到新京城,夏宫的总统办公室中。董书恒的手中正拿着一份跟沙俄签订的秘密协议。
这是郭嵩焘从沙俄传递回来的。
这份协议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作为
黎谈判前双方签订的一份意向书。
按照这份协议双方决定在现在的实际控制线部分停火。
复兴军
还托木斯克等鄂毕河上游城市。这是董书恒之前就准备让渡的利益。
不过董书恒没想到,郭嵩焘用鄂毕河的上游给复兴军换来了一块地。
对了,就是上次说的朱诺地区。
就像之前俾斯麦跟王韬说的那样。沙俄早就准备放弃那块地方。
如果华夏能够接手那块地方,沙俄是乐意奉上的。
因为这样会让复兴军在北美地区陷
和英国
的直接对抗之中。
可是他们不知道,董书恒早就已经在美洲布局了。不说南美地区,就是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华
的力量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所以说即使不接收朱诺地区,复兴军早晚也是要将势力发展到北美地区的。
那么接收朱诺地区对复兴军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记。
但是带来的好处却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复兴军完全掌控了阿拉斯加湾地区。
以后在北太平洋,就再也没有
能够与复兴军的相抗衡。有了沿岸的港
的加持。
复兴军在被太平洋的控制力将成倍地增长。
其次获得朱诺地区,也为复兴军渗透加拿大北部地区创造了条件。
英国
虽然掌控整个加拿大,但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
迁移过来。
这就让华
能够有条件渗透到这些地方开荒种田。
同时,也为董叔恒加
到北美地区创造了条件。
涉并且肢解北美地区,一直是董书恒的既定计划。董叔恒就是看“天选之国”不爽。
这也是为了消除未来华夏的一个潜在的对手。
什么“天选之国”?不就是因为他的周围没有敌
。加拿大就是做小弟的命,南边的墨西哥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所以北美洲就他美利坚一家独大。别
打架,他总是能够开心地在那里占便宜。
有这样的环境,要是华
根本就不要几百年的时间,有个几十年就能够崛起了。
现在董书恒就是要让北美
\t起来,让这里分成数个国家,这里以后不可能只有一个强国。
阿拉斯加地区,受到的自然环境的限制,可以作为华夏的额一个飞地管理。
但加利福尼亚地区以后要是被华
主导的话,最后肯定是要独立成为一个华
国家的。
对这个华
国家,董书恒是充满期待的。就像是一个自己投
了巨大
力创造的作品一般。
他希望这个在北美西边的华
势力进去能够打
“天选之国”的宿命。
当然郭嵩焘与沙俄
之间的谈判不仅仅这一点。其中还包括从乌克兰南部地区撤军。
沙俄
甚至提出要继续跟复兴军通商。
哪怕是现在双方都还只是暂时停火,想要通商也没有问题。在与沙俄的通商过程中,华夏本身就处在有利的地位。
沙俄则希望通过与华夏的通商,打
英法对他们的封锁。
同时也希望通过贸易改善国内的民生,化解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为此董叔恒还专门指定了几个双方通商的
岸。其中包括托木斯克、阿木哈拜商以及
勒喀什湖地区的两座新城。
沙俄
愿意停火,还要跟华夏
换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们希望在
黎的谈判过程中,华夏就黑海的问题不能完全站在英法的立场上,要给予沙俄一定的支持。
这一点对于华夏来说一点的损失都没有,自然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与沙俄的战争,复兴军在西线完全就是打酱油的。
一开始的时候建立战地医院,在西方军队和报纸上刷了一波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