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六章 你偷茶树我偷羊(五千字求票!)(3/4)
董书恒在天津城接见了英法美等国的使者。
这次见到董书恒,包令再也没有先前那种愉快的心
。他感觉到自己被董书恒给骗了。
之前董书恒确实跟他们说过暂时不会动清廷的。但是他转过
就将满清给灭了。
现在英法在中国的贸易利益并灭有扩大,贸易
岸还是原来那五个。广大的内陆地区依然没有开放。
即使五个开放
岸的管控也比以前严格了很多。华夏政府的海关管理制度非常的严格细致,跟以前满清的海关完全不是一回事。
现在
贸易是别想继续进行了。鸦片走私也处于中止的状态。
吴健彰逃到了香港之后,投靠了英国
,也泄露了复兴军的一些秘密。
所以包令知道复兴军并非是像他们看起来的那般无害。董书恒那里藏着许多的秘密。
包令甚至都有些后悔当初拉淮海军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现在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让英国此时想要翻脸都困难。
再加上之前在广州对两广总督府的贷款以及租界,到了现在还没有得到华夏政府的承认。
所以不光是包令,就连布尔布隆都对董书恒表示不满。
美国的公使麦莲自然也很憎恨董书恒,只是董书恒并不把他放在眼中。
现在美国的实力就那么回事,根本没有能力在东方开战。
这次天津的会谈,董书恒也没有打算跟对方硬刚。首先董书恒并没有否认《江宁条约》,五个开放
岸依然保留。董书恒还想要继续进行对外贸易,自然不会进行闭关锁国。
香岛那边,董书恒也没有想着现在就收回。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跟英国
开战。
而华夏现在正在稳定发展期,并没有能力去跟英国这样的世界强国开战。
而且香岛现在在英国
的手中。到时候,如果双方发生了冲突,这里反而会成为英国
的一个软肋。
在开放上,董书恒甚至做出了让步。他许诺在天津开辟一个使馆区。各建
国可以在这里自行建设使馆,但是对方也必须在自己的国都免费提供一块土地供华夏建造使馆。
这样的对等待遇,对方都能够接受。欧洲各国一直向往着能够进
华夏的北方。
现在算是终于算是如愿以偿了。
关于贸易方面,董书恒是持欢迎的态度。当然必须在华夏的外贸
岸展开,并且要遵守华夏的律法。
董书恒还给各国抛出了一个大
,那就是准备在沪上举办一次商品博览会。
到时候所有跟华夏建立关系的国家都可以后派
参加这个博览会。
在这里他们可以展出自己的产品。
这一点也颇合包令和布尔布隆的心意。
他们认为自己国家的商品之所以总是进
不了华夏的内部,就是因为华夏内部的百姓对他们的产品不了解。
这样的一个展览会,必然能够加
这样的了解。
哪怕是麦莲都想将这个消息尽快地传回国内去。
最后会议还是讨论到两广的借款和租界问题上。
华夏认为这个借款只是吴健彰的个
行为,跟当时的清廷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华夏政府也从来没有承诺过承认清廷的一切债务。
刘清北认为三国应该找吴健彰追偿。吴健彰现在就在香岛。
你们想要钱可以去起诉吴健彰。或者是英国江他引渡给华夏,由华夏政府来审判。
英国
当然不可能将吴健彰
出来。这个吴健彰在他们的手中还有重要的价值。
而且吴健彰不是自己一个
跑过去的,他手下还有几千士兵呢!现在都被英国
编成了华勇营。
平白手中多出了几千殖民地步兵,对英国来说具有重大的价值。
刘青北相当于抓住了对方的软肋。英国
的这道选择题很难做。
法国
则无所谓,他们之前从吴健彰那里已经赚到了很多钱。
这笔贷款则都换成了武器。所以法国
损失的只是一些装备。
相比之下,与华夏的关系显然更为重要。
他可是听到了董书恒说要大建铁路,而华夏的钢铁产业才刚刚起步,还不能满足需要。所以需要进
大量的高质量钢材。
这其中可是蕴含着大量的商机。
在谈判中,包令还提出了对华夏在太平洋上发展势
的担忧。
包令指的是华夏在阿拉斯加的一些列动作。
英国
担心在北美洲挤走了沙俄
,又来了一个华夏。
对此,董书恒自然是表示华夏不会侵犯英国在加拿大的利益。
占领阿拉斯加只是跟俄国作战的需要。况且现在阿拉斯加的东南部还在沙俄
手中呢!
董书恒甚至将俄国再次纠集军队东进的消息也透露给了英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