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烽起唐努乌梁海(2/3)

原的牧民被杀,而是害怕沙俄知道了原上的虚实。要知道,现在整个漠北,齐彬真正能够指挥军队也就是骑一旅了。

其他的军队还存在于纸面上,部族的军队除了已经跟随一旅出发的土谢图汗部,其他的部族也不足以依靠。

所以齐彬的意思是让骑一旅趁着沙俄还未站稳脚跟,快速北上将这些沙俄赶出去。

京城,得益于大盛魁的传信系统,董书恒在快马还没有到达之前就知道了漠北发生的异变。

大盛魁的掌柜王廷相亲自到夏宫求见董书恒,向他汇报了这个报。

因为只是大盛魁的一面之词,所以必须要他亲自说,才能够让董书恒相信。

复兴堂,董书恒的总统办公室,一个瘦的老正在跟董书恒汇报他们的汇总的报。

这个弱不经风的老子就是当前大盛魁的大掌柜王廷相。

“王掌柜,以你对罗刹的认识,你觉得他们的进唐努乌梁海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董书恒听了王廷相所说的况,丝毫不怀疑。他知道对方是不可能骗自己的。

这次大盛魁再立了一个大功。董书恒提前知道了北方的变故,就能够提前布局,时间对于战争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

“大总统,民以为,按照伙计们的描述,这次罗刹是奔着报复来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前罗刹一般是不会攻击商队的,顶多是勒索财物。还有他们对牧民一般也是以抢劫为主,这次他们的做的完全是在灭。这说明他们准备了全面的进攻,现在灭了这些实际上是在消除进攻的后患。”王廷相一字不露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在这华夏最有权势的年轻面前,王廷相不敢打马虎眼。这个大总统能够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掉了两百多年的老大帝国,要是没几把刷子,谁都不信。

现在家允许自己抱大腿已经是大盛魁撞了大运了。

王廷相可是知道南边不可一世的十三行现在成了华夏政府的南方进出公司。

送走了王廷相,董书恒让魏玉祥召集内阁和军部召开紧急会议。

漠北的事必须要尽快解决,董书恒觉得有必要告诉左季高一声。

从咸丰三年开始,董书恒就始跟沙俄动手了,到现在已经快两年,沙俄不可能总给自己来添油战术。

亚历山大二世不是一个傻子,相反他是沙俄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沙皇。

董书恒相信这次沙俄一定来者不善。

现在在北方,复兴军有骑兵两个旅,有林威的第四师、王啸的第五师,黑龙军区还有四个守备团,分别驻守尼布楚、赤塔、恰克图以及黑龙城。王骁的第五师远在远东。

主战场估计会在月亮湖,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有可能也会出现敌

到了现在,沙俄应该已经基本掌握了远东的况。

复兴军这边要做好全面作战的准备了。

之所以将内阁也招过来,是因为一旦开战就不仅仅是军队的事,尤其是在极北之地,后勤补给将是一个大问题。

今年下半年,华夏的开支本就有些大了。

董书恒那天和阎丹初商议了之后,也觉得这样花钱的话,国内的产出有些支撑不住。

通货膨胀是一件可怕的事,而且通货膨胀之后,造成百姓心中的恐慌最为可怕,它会反过来加剧通货膨胀。

通胀一旦发生,到时候要是想要再压制下去就难了。

华夏现在还没有能够整合全国的力量,手中真正掌握的资源还很少。

“总统,您的意思是准备大打还是小打。”总参谋长严仕坤问道。

“咦,老严,你觉得大打准备如何,小打又如何呢?”董书恒听到了严仕坤的话,一时间来了兴趣。

“总统,我刚才听您述说的况,沙俄这次的军力因该不弱,而且他们要是聪明的话肯定是多线开战,因为沙俄跟我华夏接壤的地方极多。”

“而这些地方多是我方的边荒之地,沙俄靠近我们的一边也是他们的边荒之地。”

“而且总统您也知道沙俄现在的况,这个时候沙皇有能力从西边调兵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只有可能是纠结了其在西伯利亚的兵力。这个兵力能够大到哪里去呢?”

“您看他们现在是烧杀抢掠,显然是存着以战养战的心态去的,但凡要以战养战,那兵力就不可能太多。”

严仕坤先是分析了一下沙俄的兵力,然后接着说道:“总统,您要是想小打,那就是守住我们现在的地盘,那么就我们当前在北方的兵力就差不多了,顶多就再就近调一些守备兵力前去支援守城,让野战部队能够专心地跟敌周旋。”

“您要是想大打那就是要调集大军,一路拖住敌的主力,一路直接杀到西伯利亚的后方,将沙俄乌拉尔以东搅个天翻地覆,让他们元气大伤,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