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腐朽的朝鲜王国(四更,求票!)(2/3)
守一部分军队守住鸭绿江,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沿着平安道南下攻
城、安州,兵锋直指平壤。
打仗主要由李开芳负责。这几天的战斗李开芳打的那是势如
竹。
朝鲜现在的重心在南方,大同江以北平安道对朝鲜王国来说也是穷山恶水。又因为与清国相邻,没有驻扎重兵。
所以这就让李开芳攻城略地形同砍瓜切菜一般。
林凤祥可没有这么乐观,他知道自己这群
在这里毕竟是异族,连说话的
音都不同。虽然朝鲜现在也用汉字,朝鲜话也只算是汉语的一个方言,但是这方言太过难懂。
朝鲜的普通百姓又大都不识字。太平军跟他们根本无法
流。
林凤祥这些天俘虏了很多当地的文
带在身边询问。
一开始这些文
还讲气节,不愿意配合。在杀掉了一匹之后,剩下的
终于拜倒在太平军的门下。
林凤祥杀得很讲究,他尽挑那些穿着丝绸衣服的大族文
。而不去动那些寒门士子。
在朝鲜王国,大族与寒门之间矛盾一直非常的严重。有些起义就是寒门士子挑起的。
寒门文
的投靠让林凤祥终于了解到了朝鲜的
况。
朝鲜王国现在是外戚专权,
臣当道。正是造反好去处啊!
林凤祥从中选出一名寒门文
朴智勇,此
年纪长些,虽然是寒门出身,却也是当地大姓。
依照这些
的计策。林凤祥命朴智勇为平安道总管留后,自称是朝鲜
请来的天朝大军,要去汉城清君侧,铲除金氏,还政于朝鲜王氏。
还别说这些朝鲜
还真好骗,竟然还有
会开门迎接王师。
林凤祥将这些
的家眷集中安置,然后挑出一些寒门文
去占领区的各地任职,并且还给他们配属了一定数量的军队。
这些
到任之后,第一件事
就是将原本的大族打
金氏狗腿子行列。
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抄家运动。在林凤祥手下的支持下,这些抄家活动的进行的异常顺利。
这些大族也有一些家兵,但是哪里是凶悍的太平军的对手。当然有些寒门文
纯粹是在报私仇。
不过,林凤祥对此是不管不问的。他只要这些
能够帮自己稳定地方,能够帮自己搞来后勤物资。
还别说,这些大族被查抄之后,问题全都解决了。
以往被压迫的百姓,现在心中的怨气得到了释放。查抄大族得到了钱粮自然都落
林凤祥手中。
那么多的土地,太平军要过来也没有用,于是全部拿来分给那些佃户。
当然也不是白分,想要土地可以,家里必须出一个丁壮出来跟着天兵去打金氏。
就这样,林凤祥的后面又多了五千仆从军。这些朝鲜平民虽然还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可以作为辎重兵跟着太平军后面。倒是可以将原来的辎重兵空出来成为战兵。
此时的朝鲜国内,很多文
都是会清朝官话的,有了他们,林凤祥在朝鲜呆着就舒心多了,至少沟通的问题解决了。
本来林凤祥还准备稳扎稳打,但是占领安州之后,这底下的那些朝鲜文
就站出来谏言林凤祥一定要趁胜占领平壤。
朝鲜王国时期,平壤仍为当时朝鲜的重要城市,朝鲜王国在此设立“平壤府”,是平安道的首府,号称“两西重镇”。
时
称赞平壤形胜“负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长江(大同江),远临旷野”。
后世晚清将领聂士成考察了平壤后也感慨“此府较所历朝鲜各道最为形胜之区,王都迁此,远胜汉城”。
当时的平壤城池分内城、外城,便于防守。如果能够攻
这里一定会让林凤祥的大军声势更为浩大。
朴智勇对林凤祥说道:“辽王殿下若是能够占领此处,退可守住大同江一线,慢慢消化北方各道。进可直
京畿道,威胁王都。”
林凤祥接受了朴智勇的建议,带领一万大军,五千仆从军直取平壤。
平壤毕竟是平安道首府,又是北方重镇。其中驻扎着五千大军。由金氏族
金顺根统领。
此时平壤城中已经是严阵以待,金顺根一面向汉城求援,一面要求城中大族出
上城协助守城。
正是这一举动葬送了金氏对平壤的控制。
金氏控制朝政,嚣张跋扈,卖官鬻爵,对其他大族多有打压。
对此,金顺根竟然毫无自知之明,还让各家大户派兵协防城墙,这不是给各家大户以机会吗?
平壤城外,林凤祥将大军云集于城北,看着相比于其他各城都要巍峨一些的平壤城。
林凤祥眉
紧锁,这样的城池怕是比得上国内一般的府城了。
要是在往常,林凤祥对这样的城池自然不放在眼中。但是现在他手中兵少将寡,经不起消耗。
在这种陌生的地方要是自己手中的力量太少,必然被灭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