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新思想的萌芽(1/3)
看着眼前的这艘铁甲舰,董书恒的眼中满是自豪。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艘军舰倾注了他太多的
力与期望。
别看他只有小小的一千两百吨排水量,但是他比英法正在制造的铁甲舰要先进的多。
首先,他不再局限在木制战船上加装装甲。而是全新的全钢铁结构,里面龙骨、肋骨、框架、隔仓等等都是全金属结构。
所使用钢铁都是徐州钢厂产的碳素钢,虽然跟后世的船用钢才没法比。
至少淮海军在选择船用钢材的时候已经考虑到钢材的强度、韧
、耐低温以及耐腐蚀
等特征,找准了方向就意味着少有很多的弯路。
这样的战舰实际上已经超出了铁甲舰的范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钢铁战舰。
其次,在甲板上使用了半封闭的炮塔结构。采用淮海军自行研制的后膛炮。
而且是直接开创
地使用了双连装结构。要知道双联装炮塔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要充分考虑到甲板的承受能力,因为双良装火炮虽然节约了空间,增加了命中率,但是其对甲板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两倍那么简单。
这艘江河级的甲板上就经过了加固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加固,增加甲板与炮塔的受力面。将舰炮的后坐力向军舰的主要承重部位引导。
当然了,这艘军舰也不是说只能扛得动120mm舰炮。只是淮海军的造炮水平卡在这里了。
不过现在克虏伯的技术被引了进来,很快这种技术瓶颈就会被打
。所以不排除江河级会换上更大
径的主炮。
最后,这艘军舰虽小,但是却拥有水密舱结构,大大地提高了军舰的生存能力。
董书恒当初对江河级的定位就是近海防御型护卫舰。全蒸汽动力的军舰要想远航必须要有一连串的补给点配合。
不然燃煤的供应跟不上,尤其是这种吨位小的军舰,舰上的载煤空间有限。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补充煤炭,不然就要在海上趴窝。
淮海军现在显然没有这个能力。董书恒之前出征
本,经营琉球,跟朝廷争取到沿海的海军基地,就是为了迎接江河级的到来。
以后江河级就可以依托这些补给港链在东海、南海快速地来回穿梭。
成为守护华夏海疆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此时这艘军舰正
对着湖边,静静地等待着主
的召唤。
在主持
安排下,董书恒手中拎着一坛子
儿红,庄重地走到了舰首处的临时搭好的高台上。
然后,在众
的瞩目下,董书恒高举双手将这一坛子的陈年
儿红抛向了这艘取名为“长江号”的江河级首艘实验舰。
“嘭”的一声,坛子碎裂,浓郁的酒香飘散开来。
船厂里面也有一些已经加
大清国籍的洋
,他们本来是建议使用香槟的。可是董书恒说中国的海神喝不惯洋酒。于是就换成了
儿红。
儿红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民间的
习惯存上
儿红等闺
出嫁的时候拿出来喝。
因此,使用
儿红,寓意着淮海军是将这些军舰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对他们给予了
的祝福。
同时还寓意着这些军舰以后一定会获得开门红,首战必胜。
董书恒这么一解释,大家就都同意将“掷瓶礼”所用的香槟换成
儿红了。
这寓意真是太好了,从此“掷瓶礼”使用
儿红成了华夏造船业的惯例。
“掷瓶礼”之后就是正式的下水了。江河级都是在固定的船台上制造的。
随着工
们将阻拦物去除,“长江号”沿着铺设好的滑道缓缓地滑
水中。
这种“倒退式”的
水方式最是安全。这样能够产生更大的浮力,而且可以避免在下滑的过程中碰伤舵和螺旋桨等设备。
“长江号”
水后非常平稳地浮在了水面上,这个时候工程师们还要对他进行一些列的测量检查,距离他真正试航还有一段时间。
不过他能够平稳地漂在水上,已经算是他迈出了自己战舰生涯的第一步了。
下水之后,便是进行重要的舾装工作,舾装好了之后还要实验试航。
顺利的话,今年年底前,这艘军舰就有望
接
列,而且这艘军舰下水后,经过检测各项数据合格的话,后面的七艘同级军舰也可以加快建造的速度了。对此董书恒充满了期待。
既然到了高邮,董书恒自然要转一转。这里可是他真正崛起的地方。
虽然淮海军现在将政治重心搬到了扬州,但是高邮作为一个轻工业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仍旧没变。
从船厂码
坐船向南就能够直接到达书院的码
。到达书院的时候,校园里面看不到什么
。一问,原来是大家都去看辩论会了。
董书恒一下子来了兴趣。前世读法学院的时候,他也经常参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