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老龙头(2/3)

力,抵达东直门外,瞧着二十里外那座坚固的棱堡……

“这?”

朱慈烺惊呆了,这东直门一带的棱堡竟然被清军利用起来了,清军不但派了重兵驻守,还拿大炮猛攻一通。

轰隆隆的炮声响彻四野。

周世显摸了摸,这就有点尴尬了,可这也不能怪他呀,他当年修筑东直门棱堡的时候,也没想到会丢呀!

“呵呵,哈哈哈!”

瞧着城墙上那些正在摆弄大炮的八旗兵,汉军,周世显放声大笑,这不是班门弄斧么。

“传令。”

周世显眼睛眯了起来,徐徐道:“围!”

于是乎,明军也不急于进攻了,而是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大举压上,开始在城外构筑阵地。

等待自己的大炮从后方运上来。

明军还是一招鲜,壕沟,胸墙加火枪。

一道又一道的壕沟,胸墙将京城三面围住,只给清军留下了向北逃往关外的一条路。

标准的围三阙一。

清廷如释重负,趁机开始了一场大迁徙。

每天都有大量旗的家眷,在旗兵掩护下逃离京城,向着北边的山海关撤退……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哎!”

朱慈烺举着千里镜,眼睁睁看着大批旗从北边逃走了,他有些急了,就这么看着清廷跑了?

“呵。”

帅营中,正在研讨战局的参谋军官们轻笑了起来。

周世显也微微一笑,轻道:“陛下莫急。”

古往今来除非是孤城,很少有四面包围的,总是会围三阙一,这一招是谁想出来的呢。

兵圣孙武。

“为何?”

有这个必要留一面缺么,有,而且还很重要!

孙武说,围师必阙,这可是古代,乃至现在攻城拔寨之时的极为狠毒的一招,太毒了。

兵圣他老家的意思,就是说攻城的一方在攻击的时候,无论你有没有能力全歼敌军,你都要给敌军留一条“生路”。

你围着三个方向打,留下其中一个方向给敌逃命。

当然,留出来的这条路是有讲究的,首先这条路要崎岖,适合埋伏,埋伏当然是为了清理逃出来的军队的。

其二,这条路要确保唯一,不能让敌军四散而逃。

你若是仗着多势众,全部围严实了往死里打,那么守城的敌军看到逃跑无望就会拼死抵抗。

而且还会斗志高昂,反正横竖是个死,还不如奋战而死。

弄不好急了,还会祸害京城百姓。

京城还有几十万大明子民呢!

即使最后攻城的一方赢了,损失也不会小,但是如果你留了生路给他,那么在有后路的况下就会丧失斗志,做鸟兽散。

所以这一招,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利用了的求生心里,只要在有希望活下去的况下会变得异常脆弱。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这便是老祖宗的智慧。

“呵。”

笑了笑,周世显看向了远方,视线早已经越过了京城,他眼睛眯了起来,看向了山海关。

“围三阙一……”

从京城到山海关这条路,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还是按照兵圣他老家的办法来吧。

从他冷峻的嘴角,徐徐念出了一句诗。

“长城连海水连天,上飞楼百尺巅。”

朱慈烺听的似懂非懂,琢磨着这句诗,脑海中,猛然间有一道惊雷划过,叫了出来。

“山海关!”

周世显微微一笑:“陛下所言极是。”

“呼。”

朱慈烺眼中光闪闪,从京城到山海关,这条路本来就窄,又是退往关外的必经之路。

好大一个包围圈!

少年有梦,大明皇帝再一次兴奋了起来,跟着姐夫出来打仗集市痛快,这下子清军没料到吧?

八月末,山海关。

夜幕下,茫茫大海之上,月朗星稀。

一支悬挂着大明水师龙旗的舰队,悄然停泊在渤海湾北部的海面上,偃旗息鼓,藏身在风平静的茫茫大海之上。

大明信任松江水师提督颜继祖,身穿着崭新的棉甲,手持着一根超大号的千里镜,观察着岸上的关城。

“这里就是老龙?”

一旁,军宪司长官石亨忙道:“是,错不了。”

山海关,顾名思义,不但有山还有海。

这个地方叫做老龙,地势险要的一座石城,也是明长城的尽海石城好似龙首探大海,故此得名。

颜继祖点点,轻道:“果然名不虚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