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军工厂(2/3)

这孩子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品还算纯良,可竟然被攀咬,还揪出了几件恶行,就在去年冬天。

他这个义子不知道受了谁的蛊惑,带兵强取豪夺,抢夺了家的一千多亩水田,还在城外几个农庄里,蓄养了十来个

当然都是抢来的。

这事儿让李锦火冒三丈,他是真的不知道,连他的义子都这个样子,可想而知那些顺军大小军,到底了多少坏事。

“李来亨呀,在前。”

军官指了路,李锦忙抱了抱拳,骑着马一路往前走,在一处嵩山脚下的采石场里,瞧见了他的义子。

“哼!”

一瞧见义子,李锦气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一掌狠狠煽过去,再看看李来亨面红耳赤的样子,又有些心软了。

父子二,对视良久。

李锦才叹了气,轻道:“吃的饱,穿的暖么?”

他这个义子如今只罚了三年苦役,这还是军法队看在他的面子上,法外开恩了。

李来亨不敢看他,低着道:“嗯。”

“罢了。”

李锦终究还是叹了气,将这里的管事找来,亮出大明忠贞伯的牌子好好叮嘱了一番。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好好改造吧。

再次翻身上马,李锦离开采石场,向着洛阳方向疾驰而去,渐渐的腰杆挺了起来,解决了一件烦心事,渐渐的意气风发了。

他又不傻,该跟着谁走,他心里明镜一般。

洛阳,北郊。

一座幽的山谷,响起轰隆隆的炸声,工兵营带着几万民壮正在炸山平整土地。

要发展水力机械,就得有水,还得有山谷有瀑布,这地方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水力资源丰富,用来修建工厂很合适。

山谷里,还有一些金发碧眼的西洋工匠。

葡萄牙刚在马六甲吃了败仗,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打的丢盔卸甲,不得已,将几千名后勤员撤到了山东总兵李岩的地盘上。

这几千里有大量的工匠,工程师,周世显赶忙叫李岩回去,把这些技术员全部接收过来,好吃好喝的养活着。

“轰隆隆。”

一阵连环巨响过后,烟尘四起。

周世显从掩体后爬了起来,挖了挖耳朵,大声叫道:“谁来了?”

亲兵忙大声道:“李锦,李大来了。”

“哦。”

周世显摆了摆手,轻松道:“让他过来吧。”

穿着一身常服的李锦,走了过来,先抱了抱拳:“大。”

周世显笑了笑:“没空招待你,自便吧。”

“哈哈。”

李锦放声大笑,不自觉的轻松起来,跟着这位上官身边,可比跟着李自成轻松自在多了。

李自成虽然是亲叔叔,可也是大顺皇帝,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呀,他每天战战兢兢的就怕说错一句话,惹来什么大雷霆。

可在周大身边当差,很轻松,很愉悦,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这么爽朗的大笑过了。

“如何?”

周世显领着他,向着一台巨大的机械走去,笑着问道:“瞧瞧,咱工匠营的手艺。”

李锦摸了摸,奇道:“这是啥?”

“这是风箱。”

“啥?”

看着那台巨大的风箱,李锦都傻了,这是风箱?

风箱这玩意很常见,家家户户都有,用来烧火做饭的,可这风箱个也太大了吧!

多高,一丈多长的风箱谁见过呀,看这架势还是用水车驱动的,这可是个稀奇玩物。

李锦奇道:“大,这是嘛的?”

周世显兴致很高,笑道:“这是水力风箱,用来炼铁,炼铁的,高炉,高炉知道么?”

李锦又摸了摸,不知道。

“嗨!”

周世显和他说不清楚,反正你就瞧着吧,水力风箱,水力机械这玩意是谁发明的,真不是西洋

这玩意是咱汉老祖宗发明的。

不然水车是从哪来的?

就说这个水力风箱,早在公元三十年的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早就发明出来了,这在《后汉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就说这水力机械,还真就是西洋从咱华夏学走的,火药,指南针什么的也都一样。

可东汉时期发明出来的水力机械,过去了整整一千六百年,还是这个老样子,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了。

从儒学一统天下之后,这些宝贵的技术成果,可就成了奇技巧,读书不屑一顾的杂学。

“哦……”

李锦听着这些话,又摸了摸,他也是读过书,上过几年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