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三帝(1/2)

花费了几乎三年的时间,铁木真才终于吞并了耶律阿保机,让他向统一整个原迈出了一大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而此战过后,一方面,铁木真自身也损失而小,另一方面,这一战中得到的胜利果实也需要留出时间进行消化。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之内,铁木真是不能再有什么大动作了。

不过,饶是如此,铁木真也并不是什么事都没有,而是仿照汉一样,建国称帝,立国号为元。

除了建国称帝之外,铁木真还学习汉各方面的制度并将以加以改造,形成适宜这个新生的国家及政权的制度。

此前,无论是已经消亡的匈,还是后来的蒙古,亦或是鲜卑、乌桓,他们本质上还是一个个部落。但从铁木真建国称帝之后,便上升到了一个国家的程度,这前后之间,可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而铁木真此举也在原之上引起了连锁反应,铁木真之后,拓跋焘与努尔哈赤二也不甘示弱,同样选了一个良辰吉,开始了建国称帝的步伐。

拓跋焘立国号为魏,而努尔哈赤立国号为清。同时,这二与铁木真一样,主动吸取中原一些优秀的制度并加上改造。

铁木真、拓跋焘、努尔哈赤这三位都是一代雄主,他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相比于中原,他们的长处在哪里,他们的劣势又在哪里!

这三位雄主之间,在向汉学习的这一方面,就要数拓跋焘做得最为彻底了。甚至,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拓跋焘还给自己另起了一个以元为姓的汉名。

曾经的东鲜卑,现在的大魏之中,相比于铁木真与努尔哈赤这两方原势力,他们与汉流本来就要更一些。拓跋焘最倚重的两位谋主,高允与张宾,这两个皆是汉出身,拓跋焘受到这两个的影响也比较大。

不止高允与张宾两,王慧龙、韩延广、陆真等不少东鲜卑大将皆是汉出身,而他们在东鲜卑之中的地位,丝毫不比那些鲜卑族将领差!

而且,拓跋一族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受汉文化的影响。拓跋焘改汉姓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诸如元善见、元天穆、元赞、元育、元廓等一系列拓跋氏贵族已经改了汉姓。

因此,拓跋焘汉化的阻力虽然不小,但却比铁木真、努尔哈赤那里小很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拓跋焘的汉化之路才能比其他两走得更一些。

原上的三位雄主先后仿照汉制建国立号,虽然在汉之中也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但各路诸侯也只能听之任之。

不然呢,这些诸侯总不能发兵打过去吧!这可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众诸侯也只能当做没看见了。

想要对原出手,势必要中原各大诸侯再次走向联盟。可在那个时候,中原诸侯自己都相互之间打成了一片,还处于互相掐架的状态,这个联盟怎么可能组建起来?

不比之前那一次是原联盟主动进攻,中原诸侯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这一次,如果对原出手的话,那中原诸侯就处于主动进攻的状态了。

而想要原对这几方原势力展开进攻,不现实,依靠步兵的话,太容易被对方掐断补给线了,在战术上也远不如原骑兵灵活。

而若是依靠骑兵的话,还是别开玩笑了,就连北方诸侯都远远无法和原势力比拼骑兵,更别说那些中原诸侯和南方诸侯了!

原上,是耶律阿保机走向了落幕,而在中原,则是孙策退出了争霸天下的序列。而汉末三雄之中,孙氏一族也成了第一个退出的诸侯。

不过,这倒也正常,相比于那些开国大帝,孙坚、孙策父子确实是没有什么优势。

随着赵匡胤、袁术先后对孙氏一族出手,再加上原先挑的曹,孙氏一族是彻底撑不下去了,而小霸王孙策的伤重逝世更是让孙氏一族的局面彻底走向了崩溃。先后孙坚、孙策两代主公逝世,对孙氏一族军心造成的打击可是不小!

最终,孙氏一族所掌握的那三个郡的地盘,除去早已经易给黄巾张定边的鲁郡之外,剩下的两个郡的地盘,梁国被曹所拿,其余那个郡则是由赵匡胤和袁术两方势力一一半进行瓜分。

四方势力之中,曹、赵匡胤、袁术皆是大赚,唯有一个孙策赔掉了所有家底。

孙氏一族麾下的那些才们也都死伤惨重,自黄巾时期便活跃至今的程普与黄盖两位老将终归还是在战场上带着遗憾离开了。

至此,当年随同孙坚一同在战场上驰骋叱咤的江东四老全部落下了帷幕。

周瑜之父周异,本为梁国国相,但在梁国被曹的时候,周异却为了掩护孙策之弟孙匡离开,自己带兵吸引曹军的注意力,最终殒命于箭之下。

其实,对于周异此,曹一开始是想要进行生擒的。对于曹来说,周异不重要,但周瑜却是一个才,拿捏住了周异也就可以拿捏住周瑜,而老曹却又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