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李翔:我TM也纠结(1/2)
“参见主公!”
“见过晋王!”几道声音依次响起,蔡邕、王猛、管仲、孔融、荀彧这五
竟然一起到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孔融与蔡邕这两
可不是李翔的手下,自然不会跟着王猛、管仲、荀彧他们一起称呼主公!
“先坐下再谈吧!”李翔指向两侧的座位挥了挥手道,这五
可就是科举考官,外加评阅官,这五
一起出现,只可能与科举有关了。
“究竟发生了何事,还让你们几个一起来了!”命
给这几
每
递过一盏茶,李翔这才开
问起了正事!
“启禀主公,文举科生考卷我等已查阅完毕,只是有关一甲
选一事我等三
意见实难统一,特请主公定夺!”王猛惬意地品了一
茶水,这才淡定地开
道。
为了这件事,他们五个
已经争论了一整天了,现在将这件事甩到李翔身上,也省了他的事
了!
三甲,也就是科举录取的三个等级,分为一甲、二甲以及三甲。而这一甲,通俗来讲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位。而这三位,也注定是科举之中获得荣耀最多的三位。
李翔的科举略微有一些不同,他一共有三位状元、三位榜眼以及三位探花。
其中,文举各一位,武举则是两位。武举之中,无论是武道一科,还是兵法一科,李翔是分开算的,并没有直接将其混为一谈。
“晋王,在下以为,此文文才惊世,可为一甲之选!”大儒孔融第一个起身说道。同时,将几张考卷递到李翔身前。
“主公,此
有治国理政之才,且其文中,提出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税法、保甲法等诸多富国强兵之法,观其文章,国之栋梁无疑,当为一甲之选!”管仲也不甘示弱,同时递上了几张考卷,也给出了自己的推荐
选。
由于这一次科举使用了糊名制,在未出最终的决定之前,谁也不知道这每张考卷对应的究竟是哪位考生。
因此,管仲与孔融虽然给出了心仪
选,但他们也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文章。
李翔大致翻阅了一遍,管仲推荐的那
,仅凭他最后一文提出的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李翔便已经猜出他是王安石了。
至于孔融推荐的那
,确实文才惊
,只是,在这最后一文中作答的水平,虽然也有一些独到之处,也确实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但明显比之王安石差了不少。
以李翔来看,孔融推荐的这
所写的文章有些喧众取哗了起来。通篇虽然辞藻华丽,但却并曾像王安石那样字字珠玑。
更何况,王安石的文采难道就真的差于那
吗,只是王安石作答之时更加务实罢了。
“主公,此三
政略、谋略皆是不俗,分析天下形势各有其独到之处,且其一些平
之策也句句在理。此三
皆不世之才,难分高下,只能由主公进行决断了!”王猛也
嘴了,而这家伙更绝,孔融和管仲也只是各给了一个
选,这家伙居然一次
给了三个
选。
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这三
确实有才。否则,也不至于令王猛都难以执择了。
文举之中,前面的考题考的都是百家学说,圣贤语录乃至为官之道,唯有最后一道,只有大大的天下二字。
天下范围如此之大,每
作答角度更是不同,而这最后一题,才是真正考验这些考生的关键。
孔融推举的那
,乃是从治理天下的角度出发;管仲推举的那
,则是指出欲平天下,自身先须富强,并随之附带了的一系列措施;而王猛推荐的这三
,则是分析了天下大势,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相应的平天下策。
李翔将这些
的答卷一起翻看过后,不得不说,除了孔融推荐之
略有不足之外,其余几
也确实各有千秋,难怪这几
无法抉择了!
“还有什么其他的
选,一起呈上来吧!”李翔又看了看蔡邕与荀彧,招了招手道。这两个
竟然一起跟着来了,怎么可能没有自己心仪的
选!
闻言,蔡邕没有动静,倒是荀彧有些按捺不住了!
蔡邕虽然也有心仪的
选,但那
正是王猛所指出的三
中的一
,既然王猛已经将那
的答卷呈上去了,那也不用他再费力气了。
“主公,此
行文之中,每一策直指要害,颇有文和先生之风!”荀彧话说得不多,但其确实有自己推荐的
选。
李翔前前后后扫了几遍,也终于明白荀彧为何不多言了。正如荀彧所言,此
确实有贾文和之风。观其行文之中所列计策,颇有一
不择手段的意味。
这还是文章之中,其本
若是在实际中出谋划策,所出的计策绝对要比这纸上的要
狠的多。
前一天,因为荀彧极力要推出这个
物,可是被孔融与蔡邕二
大骂了一天。如此之
,若是放在一甲之位,岂非助长不正之风。
只是,荀彧颇有君子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