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遇虏(2/3)
大着眼睛,想避却不及。
被一刀砍倒在地,躺在地上,男子最后的目光还望向妻子和
儿。
眉山寨墙上,黄宗羲看的双目赤红,双拳紧握。
“大哥,让我带兄弟们出去接应。”黄宗会恨声喊道。
黄宗炎黄宗辕也一起提着刀喊着要带世忠营出寨救
。
冯京第、万泰、陆宇鼎赶紧劝说,“敌强我弱,咱们现在出去,正中虏
计也。”
“咱们世忠营六百义士,皆不是怕死的
,我愿出寨跟鞑子死战。”
黄宗羲喝止了几个弟弟,“这里谁又是怕死之
?只是现在寨中还指望世忠营帮助守寨,若是出去
战败亡,这寨子如何守?到时这寨中诸多百姓
孺,怎么办?”
“那就这样看着鞑子肆无忌惮的在寨外杀
?”黄宗炎愤怒道。
“一会鞑子肯定会来攻寨,我们多杀几个为他们报仇便是。”
冯京第也劝说,“都听太冲的,咱们既立营伍,又名世忠,那就得行军法制度,不能意气用事。”
寨上,众
沉默的看着驰至寨墙前的鞑虏骑兵。
他们
皆双甲,就算六月天,也都身着钉着铜钉的棉甲,
上的帽子上有着一根长长的盔枪,连马都披了绵甲。
长长的骑枪,背上长弓,箭袋里
着六七十支各式箭支,还配有长刀、铁骨朵等,一个个显得十分凶悍。
这些
脑后都拖着一条猪尾
,真鞑无疑。
鞑子冲着寨上得意的大叫着。
可寨上没一个听的懂他们的鞑语。
黄宗羲仔细打量着,“果然是建州
真鞑子,看衣甲皆是马甲
锐,于公不是在钱塘江上沿江设防,怎么跑过来这么大一
鞑子?”
冯京第是宁波慈溪
,早年跟黄宗羲一起参加复社,是活跃份子,还曾与黄宗羲一起列名留都防
公揭的一百四十位士子名单之中。
朱以海宁波斩谢三宾以后,六狂生之一的陆宇鼎来到余绍,联合好友黄宗羲、冯京第、万泰等招募义勇,准备前往钱塘江参加江防。
他们已经招募起六百
马,号为世忠营,原准备是招募满三千
前往钱塘江,结果今天在眉山寨这里招兵,却遇到鞑子突然来袭。
眉山寨所在地是绍兴余姚东北角的三山所一带,有明以来,杭州湾南岸的海涨浮涂,跟长江
的沙洲一样,每年都新增几十米,可晒盐种棉,成为当时许多地方豪强甚至官员们争抢的宝地。
这些地甚至不在官府的土地账册之中,许多大族为了争夺这些土地经常发生宗族械斗,眉山寨也正是建在滩涂新地上的一个宗族寨子,黄宗羲父亲曾是天启朝御史,被称为东林七君子的黄君素。
黄君素后来因弹劾魏忠贤而下狱被杀。
崇祯元年,魏忠贤、崔呈秀等已除,天启朝冤案获平反,黄宗羲十九岁上京诉冤,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在刑部会审时出庭做证,当庭从袖中掏出藏锥,刺杀许显纯,痛击崔应元,把他的胡须拔下来归祭父灵,被称姚江黄孝子,连崇祯都赞叹他是忠臣孤子。
为父伸冤报仇后,回乡读书,拜绍兴大儒刘宗周名下,后来参加复社,又与万泰等在家乡组织犁州复社。
弘光南京建号,马士英阮大诚等当政,黄宗羲因曾经参与留都防
公揭而被捕
狱,南京
,黄宗羲才得以回到家乡,听闻鲁王站出来监国,便立马变卖家财,带着兄弟与好友等一起组建世忠营,坚持要北上抗清。
只是没料到,世忠营还没募兵完成,倒是先迎来了鞑子。
后面烟尘四起,更多的鞑虏到来。
黄宗羲仔细打量,面色越发难看。
“真虏百余,假虏也有五百左右。”
冯京第面色凝重,“这是一支
锐,不是一般鞑虏,就连那些假虏,我估计也不是江南的降兵,而应当是从辽东带来的乌真超哈。”
真
是大明一生之敌,到如今,大明有识之士对这些关外东虏,也有所了解,知道他们一般分为
真八旗,蒙古八旗,以及乌真超哈,也叫汉军八旗。
其中战斗力最强的自然是
真八旗,而
真八旗中又分为三等,为守兵、步甲和马甲。
真以牛录为单位,每牛录三百旗丁,普通
真男子,年满十岁,便要习练骑
参加考试,每三年考一次,达标就是守兵。接着再升为步甲,然后马甲。
马甲是最
锐者,一牛录马甲约为百
,其中又有更
锐者分为红
牙喇和白
牙喇,其中红
牙喇四十,白
牙喇十
,从黄台吉开始,
真
把
牙喇统一使用,分为
牙喇营和葛布什贤超哈营,这两营汉译便是护军营和前锋营,
锐中的
锐。
出征时,一般前锋营每牛录出两个,护军营每牛录出八个,八旗里集中成营使用。
而现在,面前出现的这一百多鞑虏,冯京第怎么看都觉得这些不是普通的马甲,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