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逃兵(2/2)
勇卫二营开路,三千营和五军营两翼护卫,神机营与旗手营居中,浙江镇标营殿后,六营
马浩
出城。
百姓纷纷围观。
张名振甚至骑在马上露出背上赤心报国四字,大声吼出了此去北上中原,誓将直捣黄龙这样的豪言壮语。
六营满编六千
,四千八战兵,一千二长夫,此外一同北上的还有许多宁波的乡绅士
,不少原来都是朝廷官员,也有一些是举
、秀才未
仕的,这次朱以海大量启用,以充实自己的这个临时小朝廷
台班子。
不少举
都被赐以进士出身,秀才赐举
出身,授给他们官职,这一举动,倒也效果不错,本来宁波之前一心抗清的士绅只有小部份,但朱以海这般豪爽大方后,基本上宁波的士绅大部份都来他麾下效力了。
北上的士绅队伍十分庞大,这些前官员或是举
秀才老爷们,如今随驾北上,也都还带上了子侄兄弟,或是家丁护卫,有的还要带长随书童,甚至有些还带上了侍妾婢
的。
老朱也没阻拦,只是让他们不跟六营一起,而是随后而行。
而随驾进
军营的,不管是什么官职,都不能带
仆随从,更不得带
,更不说乘车坐轿,顶多允许骑马骑骡。
走在城郊,烈
炎炎。
江南六月中,此时稻田一片金黄,正是夏收季节,甚至秧田里的稻秧已经绿油油一片,最繁忙的双抢时节要到了。
出城才半
,那车马众多的乡绅队伍就已经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开路的勇卫二营游击将军马吉翔骑着他那匹心
的五花马一路奔驰过来,“殿下,有
况。”
朱以海对马吉翔这
不太喜欢,这
在南明史上还是非常有名的,但既非文韬更非武略,这位大明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历史留名是因为拍马有术,是南明诸朝中有名的
佞。
他早前就是依附太监高起潜而得势的,之前又依附庞天寿,朱以海之所以还留着他管勇卫二营,也只是因为这二营
马,本就是庞天寿跟马吉翔在广东招兵拉起来的。
暂时没有什么错漏,朱以海也不好把他换了,便先观察使用。
观察了一阵子,朱以海发现马吉翔其实还是挺有一些本事的,比如这勇卫二营,其实也已经经过几
的重整,但这家伙就有本事把这二营牢牢的握在手里,在营中威信挺强。
再比如,马吉翔这一路随驾东来,十分会钻营,跟所有
都处的关系很好,连王之仁张名振等,都跟他相处甚欢。
平时
待的任务,那也是完成的又快又好。
这弄的朱以海,倒一时不急着换掉他了,且一时也没合适的
替代他管勇卫二营。
“何事?”
“我勇营二营前锋巡骑探得消息,从观海卫方向来了一支
军,到处抢掠乡里,无数百姓正往宁波府城逃难!”
朱以海一听便怒。
“具体点?”
马吉翔有备而来,马上又道,“据末将查知,这
兵是原嘉兴总兵陈梧所率,从嘉兴渡海而来,在观海卫沿岸登陆,上岸后到纵兵抢掠。”
“嘉兴总兵陈梧?”
“此
祖籍绍兴上虞陈溪,其从兄陈俊曾先后任过云南总兵、广东总兵,崇祯时曾
辽东征战,弘光帝立,授其嘉兴总兵,赐定远将军印。”马吉翔告之。
“一个正牌总兵,还是挂印总兵官?”
马吉翔提议,“臣听说陈总兵与其兄被称为
中龙虎,陈梧气勇万夫,不如派
前往传旨招抚。”
“陈梧带多少
兵在劫掠乡里?”朱以海问。
“据说上万
。”
朱以海一听更怒,“堂堂一镇挂印总兵官,麾下上万
马,不为能君分忧,为国击贼,却溃败逃跑,还祸害乡里?就这种渣滓,还何谈招抚?”
王之仁、张名振等也闻讯赶来。
王之仁曾任苏松总兵,跟陈梧算是邻居,对此
比较了解,此时也劝说应当下旨招抚,一道旨意便能将陈梧召来。
他麾下的万余
马,自然也就能为监国所用。
可朱以海却黑着脸。
“殿下,陈总兵从嘉兴撤退过来,只能就地征粮,也是权宜之计。”
“权宜之计?你们刚才也听到了,这陈梧纵兵四掠,可不是简单的征粮,而是抢劫,不仅洗劫乡村,甚至还攻打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这还是大明的军队吗?他们比鞑子还可恶!”
“殿下,先行招抚再说。只要给陈梧加官晋爵,他必然欣然奉诏。”
几员武将都有些见怪不怪,陈梧手下是大明正规军,但现在是溃败逃兵,什么事都能
的出来的,大明这些年到处
,其中不绝大多数都是活不下去的卫所军造反,或
脆就是被欠饷的边军营兵们哗变吗?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