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张浩源夸夸而谈(2/2)

没管岑文进的担心,但也没有他的牛脾气,反而一改老教习模样,对张浩源循循善诱。

众学子安静下来,看着张浩源翘首以盼。

张恒却不引注意的瞅着李东阳。

这老变化好快,指定没憋好,浩源兄说不得就要掉坑了,我得看着点。

哎,真不想多事的,但,谁叫哥古道热肠,见不得朋友吃亏呢。

“是,尊长有命,学生斗胆。”

张浩源不疑有他,恭敬领命。

“我儒门在大唐有至诚书院,于京都培育天下英才。京都有国子监,兼收并蓄举国士子。”

“各地仍有官学,有县学,乃至村落之间私塾星罗棋布。更兼自童生试后,儒门为学子,均有朝堂补贴供养,可一心攻读圣贤书,不为外物所惑。”

“放眼大唐,书声琅琅,充溢天地呼?矜矜学子,遍布村舍之间,充塞城府。”

“江湖之远,有才子寄山水,歌以咏志。庙堂之高,有大儒秉政,海内一清。”

“外虽有百家兴起,互表峥嵘,但在我大唐,儒门声望隆,正是如中天。”

“学生以为,长此以往,儒门于大唐必然郭若金汤,不可动摇。又何忧之有?”

张浩源声如鹤鸣清亮嘹远,回在春望楼上,又像一粽粽清泉,流过众多学子心田,让他们眼神发亮。

是啊,张举不愧是空同公高徒,此言真是醍醐灌顶,让吾等茅塞顿开。

我儒门永镇大唐,又有何忧患呢?

一众学子虽然不说话,但明亮起来的眼神却将他们的心思展现的淋漓尽致。

李东阳跟岑文进听完张浩源信心满满的高谈阔论,再看堂中众学子,不禁相视一眼,均在眼中闪过一抹苦涩。

这等骄傲自满的言论,不想居然是众多学子心声。

我们这些老家伙,要为此事负责啊。

是我们将学子保护的太好,以至于一群朽木刀枪库,马放南山,还悠然自得,夸夸其谈。

“走吧,都走吧。不要再来了,老夫不想见你们,老夫只想喝酒。景仁,叫酒来,今陪老夫一醉……老夫愧对家国,愧对先贤啊!”

李东阳挥着袖子开始驱赶学子,悲怆的像老猿啼哭空谷,如同是疯了。

“阁老,我说的可有谬误?我……”

张浩源惊疑不定,慌忙拱手要问询。

“滚!”

不想李东阳勃然作色,舌绽春雷。

“嘿你这老儿,好不地道!”

张恒将懵的好友往后一拉,直面须发皆张的李东阳。

他忍不住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