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参市卖人参(1/2)

忙活了半晚上,总算把人参都分等级挑好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今年徐家的人参着实长的不错,三两多的挑出来一百多斤,四两往上的五十多斤,连半斤沉的都有十来棵。

最沉的一棵七两多,那真是跟个萝卜差不离,这要是山参,可就值老多钱了。

挑完人参,累一天的众人各自去休息。

当然,晚间大家也都没敢睡太实,屋门和窗户更是全都关的严严实实,生怕有贼进来。

一夜无事,第二天大家早早起来做饭吃饭。

正吃着呢,徐志琴急急忙忙来了,进门就问,“三哥,昨天起棒槌怎么样?今年的棒槌好不好?”

这也是担心家里头,一早晨就来问了。

“好,可好了,不少大棒槌呢,一点儿锈没有。

须毛好、条儿也好,匀溜溜的二两多沉,一两往下的几乎没有,老漂亮了。”徐志彦美的啊,那就别提了。

“还有不少三四两的呢,最大一棵你猜多沉?”徐志彦故意不说,逗妹妹。

“瞅瞅你,多大岁数了还跟个孩子似的,让志琴猜,她又没看见,猜什么?”苏安英一见丈夫那样子也忍不住笑了。

这几年日子不好过,被外债压的喘不过气来,真的是好久没见到丈夫这么开怀的笑了。

老爸高兴的像个孩子,老妈也满面笑容,眼前这一幕,让徐瑾萍也忍不住想笑。

多好,过日子就得高高兴兴的,这样才有奔头

“老姑,今年的棒槌确实不错,等会儿你跟我一起去市场吧,帮我看着。

我得在市场里转悠转悠,看看行情。”徐瑾萍伸手,搂住姑母的肩膀笑道。

“行啊,你说干啥就干啥,反正我这一秋天也没啥事儿。

你姑父在山上看场子呢,小杰就是中午回来吃个饭,不行就让他来你家吃。”徐志琴笑着应道。

梁绍杰从小就长在徐家,跟徐瑾萍姐妹比亲生的还好。

有一段时间,这小子非得说他是徐家的儿子,家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别说吃顿中午饭了,梁绍杰不知道在舅舅家住了多长时间呢。

“成,那等我一下啊,等会儿咱俩去参市。”

徐瑾萍赶忙划拉几口饭,然后把昨晚挑出来那些三两、四两的人参装了不少。

又把那十几棵大的单独装了箱子里头,然后推着四轮车,跟徐志琴一起走了。

东岗有个参市,以前是粮库来着,就在中学的南面,离着徐家不远,十多分钟也就到了。

参市门口人专门收费,一个麻袋一块钱,一个箱子一块钱这样。

徐瑾萍跟人家磨了几句,最后给了一块钱,拿着票子进去了。

这几年东岗种植人参的越来越多,别看才九月初,起参来卖货的人已经不少了。

偌大的院子里不少人来往穿梭,有买的也有卖的,还有来看行情看热闹的,那边还有卖吃食的,反正是挺热闹。

徐瑾萍和姑姑推着车转了两圈,好不容易找到个地方,赶紧找塑料布铺开,把人参摆出来。

如今这年月来说,三两四两的参有,但谁家也不会太多。

徐瑾萍这边刚一摆出来,就有不少人过来围上了,七嘴八舌的打听价钱,还有人动手去翻。

徐瑾萍一伸手,把那人的手拦住了。

“都是挑好的,这些三两那些四两,想要谈好了价钱,随便你挑。

不买的话就别动了,都是在市场上混的,大家心知肚明。”

有那么一类人,专门在市场上混,然后趁着别人不注意,就偷一两棵人参走。

要是赶上好时候,一天下来能偷不少呢。

这些人多数都是趁着人多围上来看货的工夫,做样子动手去翻,然后趁人不备,夹带一两棵就走。

前世徐瑾萍做过好几年的参茸生意,每年都去人参市场呆几个月,这点儿把戏还能瞒得住她?

人手一伸,她就看明白了,当然得拦住。

一棵三两的人参,咋地也能卖到十五块钱,这要是丢了,得心疼死她。

对方一听这话,颇有些讪讪,只得悻悻然收回手,起身走了。

其他的人也不在乎这些,都围着徐瑾萍问价钱。

“三两的六十块钱一斤,二十块钱一棵。四两的一百块钱一斤,五十块钱一棵。

这几棵半斤的一百块钱一棵,那个七两的五百。”徐瑾萍直接报出价格来。

人听到那价格,少不得发出几声惊咦来。

有的人嫌贵,摇摇头转身就走,也有的人真是看好了徐家这参,留下来跟徐瑾萍攀谈砍价。

毕竟放眼整个儿参市,能跟徐家这参相比的还真是没有,品相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