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廷“上谕”(2/2)

了赵尔丰的淘金美梦。

列位看官,这是一道什么“上谕”呢?

的缘由,且容在下从四川前总督锡良在四川推行所谓的“新政”说起。

几年前,赵尔丰的恩师,前四川总督锡良,在四川推行所谓的“新政”。

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总公司”,通过民间集资的办法,修建一条从成都到汉的川汉铁路,任命赵尔丰为铁路督办。

各位看官,自古以来,进出四川难于上青天。有李谪仙的《蜀道难》为证。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四川盆地四面都是高山,进出四川主要靠长江水运,非常不方便。

四川比别更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因此,修建从成都到汉的川汉铁路,被视为省的行为,得到了全川民的拥护和支持。

可是,修建铁路需要巨额的资金。经过总督府预算,共需耗银五千万两。

由于四川省连年遭遇大旱,民生活困苦,省府财政又空虚,政府根本拿不出银两来修铁路。

怎么办呢?锡良决定发行铁路票,采取从民间集资的办法,解决修建川汉铁路的资金问题。

总督府规定,绅士官商必须拿出银子买票。靠土地为生的广大农民,拿不出银子买,则采取“田亩加赋”的方式被动集

具体办法是:“凡业田之家,无论祖遗、自买、当受、大写、自耕、招佃、收租十石以上者,均按该年实收之数,百分抽三。”

即以农民各家耕种田地的数量,每年强行上百分之三的谷米,作为铁路票资金。

为了修筑川汉铁路,全川民横下一条心,勒紧裤腰带,积极购买铁路票,甚至和乞丐都积极买

川民希望通过买票和参加修筑铁路,能够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

川汉铁路完全属于民间集资商办的质,其权、款和筑路权,是四川民的命根子,涉及全川民的根本利益。

可是,辛亥年五月九,清廷突然颁布“上谕”,规定民办(或集商办)的川汉铁路线,全部由国家统一收回,给美、英、法、德四国修筑。

“上谕”还威胁民:“如有不顾大局,故意扰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制论处。”

清廷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让外国来修筑铁路,实际上是公开将川汉铁路的筑路权和权出卖给了外国

三天后,邮传部大臣盛怀宣又给王文发来电文,明确表示川汉铁路集资的款,已经用在铁路上的金,全部换发成国有铁路的票。

还没有使用的现款,一律不退还给民。

原铁路高官挥霍和贪污造成的亏损,以及炒的亏损款,朝廷不予补偿。

五月二十二晚,成都督院街总督府内灯火通明,“护理川督”王文接到朝廷的“收路上谕”后,大吃一惊。

文令大致算了一笔账,几年来川民筹集的铁路金约一千六百七十万两白银。

其中已用于宜万段修铁路和挥霍的款项约四百万两,铁路高官炒亏损了五百多万两,存有现款约七百多万两。

文叹道:

“朝廷为借外国的钱,夺四川绅民之路。铁路国有政策,不退还川民的七百多万两现款,而转换成一张不值钱的票。川民吃亏太多,恐怕今后四川再无宁了!”

清廷公然掠夺民间商办铁路的“上谕”,以及邮传部的“夺款”电文,就像在成都上空炸响了一个晴天霹雳,惊醒了昏睡百年的四川民,立即激起全川绅商及农民群众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抗。

面对清廷对四川民的筑路权和路款的掠夺,四川省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牵,与川汉铁路总公司董事局的目商议。

认为清廷收回川汉铁路,不仅要夺路,而且要谋财,决定发动全川民起来毁约保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