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血溅老虎滩(1/2)

由于老虎滩靠岸边的江滩,经过了多次打捞,露在沙石表面的值钱东西,大都被摸上来了,水鬼能找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萨福鼎组织打捞了两天,仅出水了三四百件金银财宝。

渡边提醒萨福鼎,靠近岸边的财宝差不多打捞完了,大西王的财宝估计大部分埋在锦江河的中心。

可是,江心水流急,又多漩涡,到江心会被漩涡卷走,非死即伤,无敢去呀。

萨福鼎想了想,先向总督府汇报,请总督府想办法支援。

萨福鼎把打捞上来的财宝,挑出十几件品私自藏起来,将其余的装进两个大木箱。带上二十几个士兵,从旱路秘密押送至总督府。

萨福鼎报告总督大,这些大西王的水藏宝贝,是从双江镇的江边近岸处打捞上来的,其余的财宝埋藏在大江的中央。

江心的水流况十分复杂,望着滔滔的江水,财宝无法打捞上来,只能望宝兴叹啊!

俗语云:“瞎子见钱眼睁开。”求财若渴的赵尔巽,岂有不动心之理?

赵尔巽对萨福鼎道:“你给我想办法,就是把锦江水抽,也要把财宝给我挖出来!”

萨福鼎心想,废话,谁能抽锦江水呀?

萨福鼎突然想起,军中有几条运输船可用。对总督大道:“大如能给我四艘军用运输船,或可去江中试一试。”

赵尔巽忙道:“只要能打捞到财宝,莫道四艘运输船,四十艘船都可以给你。”

萨福鼎走后,赵尔巽拿起从江中打捞出来的银锭和金饼欣赏,摸了又摸,不释手。心里想到,即将有大量的张献忠藏宝打捞出水,心里美滋滋的。

这时,幕僚带进来一个青年小伙子,向总督大介绍道:

“这个孩子名叫尹昌衡,是属下的婿。今年二十六岁,刚从本军校留学回国,想介绍他来找份工作。”

赵尔巽见这个年轻,身材高大,眉宇间透露出几分英气,又有本军校的留学经历,便决定任用尹昌衡。

赵尔巽思考了一下,即安排他到四川督练公所编译局任职。

列位看官,不要小瞧这个小伙子,在下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背景。

尹昌衡出生在四川彭县一个穷教书先生家里,自幼勤奋读书,能诗文,善辩论,四书五经皆能背诵。

他曾作诗言志:“我欲目空廿四史,以作胸中数万兵,一朝倘侍柏梁台,定歌士马羽林才。”

四川武备学堂在成都开办时,十七岁的尹昌衡弃文就武,考上了武备学堂,为第一期学员。

在学堂里学习了两年,颇受师长的赏识。后来,清廷选派武备学生去本学习军事,尹昌衡以优异成绩选。

宣统元年,尹昌衡从本回国后,想在北京发展。可是清廷认为他有革命党嫌疑,未被重用。

又去广西军校当教官,因过于激进而被学校除名。后来他经朋友介绍,到广西巡抚去任职。

广西巡抚大张鸣岐对留学生戒心甚大,始终只让尹昌衡担任广西陆军小学堂教习,但不得迁升。

尹昌衡认为位卑禄薄,又鉴于危亡之祸,故多感慨,乃纵诗酒,狂傲不羁,诡称“酒不丧行,色不害德”。

一次,尹昌衡喝醉了酒,骑马闯进了巡抚衙门。门吏阻挡他进,尹昌衡举起鞭子把门吏打伤。

这件事惊动了巡抚大张鸣岐,他受到严厉的责罚,责令其辞职。尹昌衡辞职后无处安身,穷困潦倒。

劝他:“不傲、不狂、不嗜饮,则为长城。”

尹昌衡傲慢地回答:“亦文、亦武、亦仁明,终必大用。”

尹昌衡自负是栋梁之材,却四处碰壁,最后垂丧气地回到老家四川。厚着脸皮,请在四川总督府任职的岳父大帮忙,把他推荐给总督大

赵尔巽把他安排到督练公所编译局任职,他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闷闷不乐,总想找个机会出地。

看官,在下回过来,聊一聊萨福鼎。

萨福鼎得到总督大的支持,将四艘运输军用物资的木船调到双江镇。

他请来造船匠,把四艘木船钉在一起,做成一只连环大木船。船里装进砂石,使船身在水中更加沉稳。

做好打捞准备后,萨福鼎命令水鬼和考古队员,穿好潜水服装,坐在连环大木船上。

约一百二十名军士分布在南北两岸,用粗麻绳将大木船拖到江心,岸上军士再将麻绳固定在两岸的麻柳树上。

大木船上的水鬼和考古队员,全部将细麻绳一端系在身上,一端固定在船上。

由于水流太急,每抱一块大石江中,沉江底后开始打捞。

却说刘自强和李叫花两兄弟,由于担心渡边等再次来打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