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抢夺《海底》(1/3)
一天,青城九侠的杜志民因事到了金堂城厢。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兴隆镇上一个无赖子听说智涵子武功高,想要挑起两
动武,大家好看热闹。
无赖子跑到城隍庙,对智涵子诈言:
“杜志民说你的武功全是花架子,打架时没有一点用,还要约你到三王庙去比武。”
智涵子一听就知道是挑拨诈言,他正襟危坐,两眼微闭,缓缓言道:
“来道是非者,便是惹事。”
随即双目骤开,恍若电光出,无赖子大惊失色。
为了警告来道是非者,智涵子手一挥,发出一个豆子大的“飞蝗石”,将无赖子的瓜皮帽打落到地上。
无赖子捡起帽子,抱鼠窜而去。事后,智涵子对众
道:
“只要廉隅自重,于心无愧,又何必与
论高低?”
众尽皆佩服。
智涵子那天有空,去兄弟茶馆同廖春雷喝茶。
廖春雷向他聊起,龙泉山上最近来了一伙老二,自称是袍哥
家(浑水袍哥)。
他们打家劫舍,通过“拉肥猪”和“抱童子”勒索银钱,还经常在三王庙附近抢劫过往行和商队。
最近,这帮土匪还溜到兴隆镇抢劫商店,弄得全镇心惶惶。
列位看官,由于三王庙背靠龙泉山,驿道山高路远,周围烟稀少,这里就成了土匪抢劫的理想地带。
话说金堂县赵家镇的唐家老院子里,出了个“名”唐泽富,从小好逸恶劳,不务正业。
拜师学了些功夫,经常欺压百姓,还经常些偷
摸狗的勾当。
后来经介绍,唐泽富当了浑水袍哥。
由于他胆子大,敢于杀放火,很快成了一个小
目,手下网络了二三十名土匪兄弟。
由于龙泉山三王庙一带,是中江县和金堂县的界处。
他利用两县团防互相不管的地段,利用抢劫钱财来发展自己的队伍。
唐泽富利用袍哥的身份,发展壮大在金堂县当地的势力范围。
他在赵家镇私自设立“忠义公”堂,自任舵把子大爷。
他收编浑水袍哥组成土匪队伍,利用龙泉山险要的地形打劫,为害城乡百姓。
由于清末四川内加剧,连年混战不断,不时有小
溃散官兵路过龙泉山。
唐泽富趁机带土匪去打劫这些溃兵,收缴枪支弹药和钱财。
一次,唐泽富打听到一群败退的官军路过龙泉山,他马上带队伍去拦截,想缴获这些的枪支。
哪知刚与这群溃军部队接上火,官军就摆开阵势顽强应战。
双方激战一个上午,唐泽富等匪徒不但没有打散官军,反而遭到官军的反包围。
在危急时刻,唐泽富马上派两个小兄弟,从山坡的排水沟里溜出去搬救兵。
午后,唐泽富的一个结拜兄弟,浑水袍哥张大发,带土匪队伍赶来。
与唐泽富的队伍一起内外夹攻,才把这群官军击溃,双方将缴来的三十几条步枪平分。
此后,唐泽富和张大发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名,多次结伙拦路。
在三王庙一带抢劫溃军部队和过往商,土匪队伍
益壮大。
唐泽富随着“事业”做大,野心便益膨胀,想成为川北总舵把子大爷。
他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汉州山水关有个“忠山”袍哥码
。
舵把子大爷郭大贵,家里藏有一本袍哥的经典文献《海底》,唐泽富做梦都想把它弄到手。
列位看官,《海底》是袍哥们供奉的圣经,其来源颇为神秘。
据袍哥文献《汉留全史》记载,郑成功抗清失败后撤到台湾。
他与追随者在金台山结盟立誓,互相结为兄弟,成立反清复明的哥老会组织。
清军攻陷台湾后,郑成功的军师陈近南怕哥老会的文件被清军抄走。
他把最重要的文件《金台山实录》,密封在一个铁盒子里,然后扔进了大海。
后来,一个大陆渔夫捞起了铁盒子,被四川郭永泰出高价收购到手。
郭永泰将《金台山实录》原件加以编辑,包装成哥老会的内部典籍。
包含了袍哥的各种规章制度、仪式、茶阵和隐语切等。
因该书来自海底,于是定名为《海底》,袍哥又称该书为《金不换》。
清康熙九年,郭永泰带上《海底》,到川西的雅州开“忠山”袍哥码
,发展有会员四千多
。
郭永泰仿“天地会”的形式,在四川成立哥老会,自己成为袍哥总舵爷。
后来,哥老会在四川城乡到处建立组织,并按照《海底》书中的规章制度发展和管理会员。
有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