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抓盗宝贼啊!”(1/3)
有一天,一个叫花子手杵铁拐,一瘸一拐地走进玄武观,说是来找老朋友智涵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智涵子一见是李叫花,又惊又喜,忙请进客房喝茶。
智涵子问道:“李兄何故来到四川?”
李叫花反问道:“智涵弟,你来得四川,难道我李叫花就来不得四川吗?”
两相视一笑。
李叫花告诉老朋友,他在岳州南湖的神山庄当了两年庄主,觉得浑身不自在。
后来重旧业,继续
老本行。
不久前,他从岳阳到了四川成都,四处乞讨,不想走到中江县来了。
在县城讨饭时,他听说有个山东来的道士名叫智涵子,现在玄武观修道。
他估计肯定是智涵老弟,便专程来拜会。
智涵子热接待老朋友,邀请他登上玄武山顶,居高临下观看完县城风光,然后从后山下来。
李叫花见沿路立着一些古老的石碑,他不识字便问智涵子:
“玄武山一定是风水宝地吧,一路上都是古墓石碑。”
智涵子笑道:“这不是墓碑,是诗碑。”
李叫花惊奇问道:“为什么立这么多尸碑?”
智涵子道:
“中江县城是四川盆地边沿上的一方净土,古时候的名雅士,常来这里游玩,寄
于山水之间。
唐朝的王勃和杜甫等文化名都来过玄武山,并题写了许多诗句。
后将这些名
的墨迹刻成诗碑,立在道路的两旁,供游
观赏。”
两加快脚步下到山腰,见有一
古井向外
涌清泉。
智涵子告诉李叫花,这井名叫“圣泉”。
王勃曾在《圣泉宴诗序》中说:
“玄武山有圣泉焉,浸历数百千年。乘岩泌涌,接磴分流。”
其中的“圣泉”,就是这井。
智涵子突然意识到,给李叫花讲名雅士,这是对牛弹琴。
两走过去,用手捧起水喝了几
。李叫花感觉泉水清澈甘甜,沁
心脾。
这时,突然有一个匆匆跑过来,装满一壶泉水,然后又急急忙忙地跑进树林里。
智涵子向树林里望了一眼,见里面有三个,鬼鬼祟祟的样子。
一位蓄长须的瘦老手里拿起罗盘,在测方位和朝向。
智涵子觉得这老有些面熟,突然想起来,在岳阳楼旁边吃饭时见过。
智涵子告诉李叫花:
“那个瘦老我们在岳州见过,可能是湖南的风水大师邓凤生,另外两
一定是他的徒弟。不知这三
怎么到玄武山来了?”
原来,邓凤生带两个徒弟作伴,背起祖父的骨灰,顺着湘西龙脉赶山寻。
一路赶到重庆后,发现大龙脉已从水路进成都盆地。
三来到成都府,身上带的盘缠已用尽。
邓凤生心想,必须要挣点钱,才能继续寻找龙。
由于四川特别喜欢蹲茶馆,三教九流的
都
去茶馆里揽生意。
那天,邓凤生带两个徒弟,找到一个雅致的茶馆。
泡起盖碗茶,边喝茶边大声谈论风水龙,想吸引茶客的注意。
邻桌有个田老爷,一直在偷听邓凤生师徒聊天。
因为他也略懂一点风水,听过邓凤生聊的风水经后,觉得这几个了不得,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超过成都所有的风水大师。
田老爷学看风水,是为了寻找龙,去挖古
埋到坟墓中的财宝。
因为四川迷信风水,所有大官
和有钱
家的坟墓,甚至官府修建衙门和金库,都会请风水大师找龙
。
田老爷喜欢逆向思维,他一心想通过寻找风水位,去找到大型墓葬或地下金库。
田老爷曾听说,张献忠在中江县的玄武山上修了藏金库,他一直梦想把大西王秘藏的金银财宝挖出来。
他刚才听到邓凤生谈论风水,眼前突然一亮。
马上走到邓凤生面前,递烟过去打个招呼,很快谈成了生意。
邓凤生师徒同意去玄武山,帮助田老爷寻找古墓或张献忠的藏宝。
邓凤生在玄武山勘察了一个多月,在山腰找到一处龙,认定下面是一座官墓或者张献忠的金库。
今天他们师徒来到此地,准备最后确定挖盗的地点和方向。
刚才,智涵子和李叫花在“圣泉”边,看见邓凤生师徒躲在树林里,觉得有些诧异。
李叫花问道:
“玄武山一定是风水宝地吧?他们从湖南赶山寻龙脉,一路找到玄武山来了。”
智涵子道:“也许是吧。”
两一路谈论,回到玄武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