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兵临京城(2/3)

不知情,只知道要再次去打建奴了,为此而高兴。

姜让道:“二弟第二次率军东进,定会震惊天下。”

姜瑄道:“我和大哥都拭目以待!”

最后,姜瓖朗声道:“大哥、三弟、嫂嫂、弟妹,还有飘玲、圆圆、小满,等着我的好消息。”

说罢,姜瓖喝下一杯酒,带着姜让、姜瑄一同离开了提督府。

他是要率军出发,姜让、姜瑄是要返回朔州。

大同北门,全副武装的四万余兵马集合。

姜瓖站在阅兵台上,放眼望去,兵士们队列整齐,阵容鼎盛,兵士们盔甲鲜明,蔚为壮观。

其中,每个营的第一部和第三部,都是既装备燧发枪,亦配备冷兵器。

那些燧发枪,以类似于近代步枪方式,每支枪配备一条绳子,以便于挂在肩上。

至于冷兵器,以单刀和长矛为主,或是燧发枪配备长矛,或燧发枪配备单刀。

单刀的刀鞘绑在背心,单刀入鞘,要是作战时敌人冲近,随时可拔刀作战。

那些配备长矛的兵士,则是把长矛底部放在地面竖起,右手紧握长身,行军时再把长矛斜斜扛在肩上。

范志完同样来到这里,他的出现完全多余,宣大军官兵视他如无物,姜瓖只是做样子寒暄一下,之后不再理会。

姜瓖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说刚得知消息,建奴再次猛攻墙子岭,让将士们跟随他赶往京城,抗击建奴

战前激励士气,这些都是表面功夫。

上次出战,大同军杀死四万余,目前实力更强大,官兵们都很有信心,都期待更大的胜利。

讲话完毕后,姜瓖一声令下,大军开拔。

宣大军队有序地出发,浩浩荡荡向东北方向行进,即使在行军时,都还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场面蔚为壮观。

宣大军集合、出发,还吸引了不少军户、百姓远远观看,看着如此鼎盛的军队,都对姜瓖充满了信心。

范志完望着那有序离去的兵马,感慨一番后,黯然返回大同城内。

————————

初四,京城百姓们跟往常一样出来,京城各城门却没开门,百姓询问是何原因?守城士卒说,建奴南侵,随时都有可能兵临京城。

满清再次南侵的消息,很快在京城传开了。

还没有过完年,京城百姓就陷入到恐慌之中。

一旦清军来犯,除了大城池能够勉强守住外,乡镇和小城池都难以幸免。

即使是京城,难保不会被清军强攻,就算清军不攻城,京城跟外界的联络被切断,很快就会物资短缺。

在京城各商铺,过年期间便大幅度涨价,百姓抢购物资储备。

许多百姓上香祈祷,祈求明军尽快前来,打退南侵的建奴

大家都知晓,也就只有姜瓖的军队能打退建奴,百姓们向神明祈求姜瓖尽快率军前来打退建奴

————————

初四午后,宣大军队继续出发,从官道上前进。

姜瓖位于中前段,胯下黄骠马,白色铠甲、红色披风。

跟随在他旁边的,有赵天麟、张发可、戴中天、卓钟楷、郭子涛、卢邦南等人

这时候,只见有匹快马从对面而来,看样子是传令兵,马匹速度很快,想要快速通过宣大军队。

“停下来!”

姜瓖说出这三个字,立即有骑兵截击传令兵,很快将其截下来,被带到姜瓖面前。

姜瓖问道:“你去给谁传令?”

那士卒道:“建奴又要破关了,小的奉命兵部之命赶往宁武关,要给周总兵传令!”

姜瓖冷冷道:“我乃堂堂宣大提督,周总兵归我管,拿过来给我!”

话音落下,正当那士卒还迟疑着时,警卫队已经有人对其搜身,很快把兵部命令的信函搜出,再给姜瓖。

姜瓖打开一看,是兵部命令周遇吉率军驰援京师,从另外路线进军,不必向姜瓖禀报和请示,去到京师后接受朝廷之命。

在纸笺左下方,有兵部的盖章。

姜瓖冷笑道:“哼!竟敢撇开我向周遇吉传令,也太不把握姜瓖放在眼里了!”

随即,他把那张纸撕碎。

那传令兵惊呆了,姜提督居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姜瓖道:“建奴胆敢南侵,我姜瓖自会杀他个片甲不留,我姜瓖带兵就是要去杀建奴!你可以回去了!”

他是故意说这些话,让那士兵返回后向兵部提供假情报,让崇祯不对他率军来京城起疑,力争顺利抵达京城外,以免节外生枝。

那传令兵灰溜溜返回,他打算回去后如实禀报。

这不过是小小插曲,宣大军队继续出发。

不久后,姜瓖又碰到了传令兵,那是给范志完传令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