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兆王谋反(2/3)

吼到:“你害怕个毛线。”刚说完脖子上突然被架上了一把剑,不知何时凌过尚已经站在了他身后,拿剑对着他。

凌过尚一手捂着流血的腹部,一手拿剑指着王昌,咬牙切齿到:“王昌你敢造反,还不投降!”

陶也一个人就打得过王昌,更别提这时候还多了一个凌过尚,虽然凌过尚受伤了,但是他们两个人毫无悬疑地将王昌拿下了,王昌妄图挣扎,陶也一剑刺向了他的胸膛。随后陶也从王昌身上搜出兵符,在凌彻的授意下跑到殿外,举起兵符,大喊:“兵符在此!中师军听令,王昌假传圣旨,已亡!陛下在里面安然无恙,不知情者立刻投降,可免一死。”中师军只听兵符号令这一点一开始帮了王昌那方,现在却帮了陶也这方。

殿内,凌过尚捂着腹部跪在地上:“父皇,儿臣救驾来迟,请父皇治罪!”

凌彻摆摆手:“治什么罪,你救驾有功,起来吧。”

凌过尚:“谢父皇。”

众兵看见兵符,听到命令,又接着看见从殿内走出的皇帝,纷纷放下了手上的兵器,跪在地上。凌彻环视着宫外惨不忍睹的景象,眼神锋利却又随之暗淡,命人将中师军领头将士一一押下。凌过译本来一路奋杀,一身华贵的银灰色衣袍早已经被染上了无数道血的红色,他本正在离兴庆宫不远处,等着平定叛乱,被拥为王,却没想到自己的父皇安然无恙地从里面走出来了,他一时不知所措,英俊的脸庞上瞬间没了刚才的杀气,只呆呆地盯着自己的父皇,剑从手上掉了下来重重地砸在地上也毫无感觉。凌彻看了一下四周,最后眼睛落在了凌过译身上,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便转身走了。

无关的士兵渐渐退出了宫城。紫宸殿内,中师军中其他的五位将领、陶也、凌过译、白瑞、王铭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王铭自然是由陶也供出来的。凌过尚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之后,与凌过尔一同站在一旁。

凌彻倚在龙椅上斜睨着下面跪着的人,冷声说到:“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所有人都在求饶,只有凌过译一句话也不说,他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一个头,然后直挺挺地跪在地上,不求饶不作声只眼睛盯着地面。凌彻没有理会其他人求饶的声音,看着凌过译说:“兆王,你想活吗?”

凌过译咬了咬牙:“罪臣无可辩解,求赐死!”

凌彻没有想到凌过译竟然求死,哼了一声,说到:“想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随后陈公公在一旁宣读陛下口谕:“陛下有旨,此案由裴王主审,大理寺卿苗筏、刑部侍郎殷成、御史中承章余、三司使陪同会审,不可错审,更不可遗漏,凡涉案者,一律诛之。中师军中不知情者、投降者可酌情降罪。”是的,并没有让刑部尚书郭去恒参与此案审理,凌彻已对其渐渐失望。

人接旨。凌彻扶了扶额头:“行了,都退下吧,今日先这样。立王和裴王留下。”

于是众人退出,留下立王和裴王,凌彻看向他们两个,又一丝舒心的表情:“你俩今日表现不错。不过尚儿你今日也进宫吗?”

凌过尔听到这话抢先回答到:“父皇,我们很早之前便说好了,今日是儿臣邀请五弟的。”

凌彻也没多说什么:“行,先回去休息吧,朕也累了。”

这谋逆案审起来一点也不麻烦,人证物证皆具,因为他们本来以为事定成,所以事先并没有销毁罪证的念头,而凌过译和王家的人此次事件大部分都折进去了,没有人保他们,想保也不敢保,他们可是拿刀站在了皇帝陛下面前。往来信件很多,陶也自称中途害怕所以倒戈,事后又详细交代了整个事件的策划过程,这也方便了案件的查证,而且从王铭府中搜出了仿制的玉玺,还有十来个做废掉的玉料子,王铭再怎么死不承认也没用了。

最后审理结果,中师军中不知情且后来降的士兵无罪;中师军中不知情只听令行事的领将免去死罪,但被逐出军营永世不得参军;知情的领将赐死并株连;陶也虽是谋逆的主要人物之一,但是念其及时悔改,最后平乱有功,再加之后来的供诉有利于案件的审理,所以免死罪,降为兵中一小卒,当然也多亏了凌过尚暗暗保他不死;王家念其祖上有功,且王铭劳苦多年,所以只是王铭和参与谋事的人死罪,不株连;王音是王铭的女儿又是凌过译的正妃,死罪不可赦免,但是在王铭的百般哭求之下保住了王音和凌过译的儿子,由王铭夫人带到宫外乡下教养,永世不得踏入京城,所幸孩子尚幼,并未定性,只要将来好好教导是可以从善的;袁皇后是凌过译的母亲,又与王家关系甚密,虽然不知情但也绝不可轻饶,被废除后位,幽闭宫中。凌过译自己求死,朝中有臣子主张其死罪,有臣子主张免死,凌过尚却出乎意料地为他求情希望能免大哥死罪,大家以为这是顾念手足亲情,当然不是,只是因为温离赋跟凌过尚说日后若要为南鹿孙氏翻案他得活着,而且他身上还背负着一个大罪 ,将来一起定更快哉。凌过尔则对怎么判凌过译一言不发。

所有人的罪责都定了,只有凌过译的凌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