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百万雄师!(3/7)

勤补给的情况下,他手中的军队完全可以反过来直接将朱元璋给消灭。

取而代之。

若他刘伯温坐在朱元璋的位置上,只怕此刻屁股下沙发给他带来的绝不是舒服,而是如火烧一般的滚烫,是如坐针毡!

更何况,一旦齐衡展现出一些军事方面的才能。

只怕齐衡的存在,要比元廷更加让他忌讳。

想着这些,刘伯温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思考。

对于齐衡与朱元璋之间的很多事情,也就看得明白了。

当初他还在青田时,在见到李善长的第一眼,瞧着他脸上那深深的伤疤,便有些不解。

当初的李善长可是金陵城中朱元璋身边唯一的谋士,称他为伪宰相也不为过。

可为何,身居如此高位,又得朱元璋如此信任的李善长,竟然被齐衡朝着脸上打了一鞭子。

哪怕齐衡再得朱元璋的信任,面对自己麾下最好的谋士被人以这种方式侮辱。

也绝不可能轻易罢休。

能够出现如今这种状况的原因,基本上是李善长根本不得朱元璋的重用。

如果是这样,那打的也就打了,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可那时李善长在义军当中的官位却又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所以那时的他还非常的疑惑。

可如今看到这些后,便一下子全部明白了。

相比于齐衡而言,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的分量显然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这不仅仅只是个人情感,而且还是两者之间的才能对比。

就以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盛况而言,别说是他一个李善长,就是十个李善长也绝做不到。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的出,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状况,绝不仅仅只是理政可以达到的。

不客气的说,如今安丰路境内的状况,基本上是齐衡将原有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全部砸碎了,然后重新捏出来的。

就比如那水库,比如那江面上航行的蒸汽动力船只。相比于过去的历朝历代,安丰路的发展是具有颠覆性的,是划时代的。

这些都绝不是靠着一两个能臣贤才可以做到的。

这是需要一个社会经过无数的岁月的锤炼后,才能出现的。

如果不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实实在在的呈现在了他的面前,否则他刘伯温是绝不可能相信这些是一个人花了三年搞出来的。

既然齐衡比李善成强了这么多,朱元璋为什么还会重用这么一个被齐衡所看不上,甚至厌恶,有仇的人呢?

答案显而易见,李善长的被重用,完全是因为朱元璋想要给齐衡制造一些困难。

让他这两位手下相互制衡,维持平衡,这样一来他朱元璋的权力才可以得到稳固。

可以说,以如今齐衡在义军当中的能量而言,想要对付一个李善长,根本就是轻而易举。

之所以李善长并没有被齐衡收拾,靠的不仅仅只是他自身的才能,更是他身后的朱元璋。

明白这一切后,刘伯温的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丝笑意,顿时感觉如今义军内部的情况还挺有趣。

同时还夹杂着一丝丝看破一切的得意之情

尽管此刻表面上看起来其乐融融的众人,但其实除了徐达外,其余的三人对于这些都心知肚明。

尤其是齐衡,身居高位却还能时刻清楚地认知到自身的危险,这份心态,实在是恐怖。

要知道如今的齐衡,才不过区区十八岁。

以他的年纪,若朱元璋真的能够一统天下,主政两朝也不是不可能。

而如今的他已然是朱元璋麾下的第一人,虎威大将军,往后,其前途实在不可思量。

此时的他也更加明白,自己第一次在看到齐衡时,为什么会觉得他的面相气度贵不可言了。

刘伯温在心中思索着这些的同时,也在暗暗的思量着自己的将来。

表面上他刘伯温每天过的似乎闲庭信步,与世无争。

可他自己心里却明白,身为一个读书人还是曾经博取过功名的人,他又怎么可能真的超脱于世俗之外。

之所以读书科举,为的不正是日后能够入仕从政,主政一方,青史留名嘛?

并且如今他既然已经被朱元璋给硬生生的绑来了,想来朱元璋也不可能轻易的放过自己,这些他心中是明白的。

之前他之所以不愿意投靠朱元璋,除了对义军的不认可外,并非没有待价而沽的意思。

名臣择主,凤凰择木而栖,本就是历来常有的事。

可如今,当他亲眼看到了安丰路境内的一切后,他的内心已经深深的明白,当今这个天下,能够跟朱元璋一整长短的人,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了。

要知道,仅安丰路境内的粮食产量便足以满足一百八十万人口的消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