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慧若跳崖(2/3)

半晌,方对吴知府道:“吴大人这茶甚好!”

吴知府见曹咏夸赞起茶,便知他已问完话,忙示意县尉退下。

待县尉退出,吴知府笑眯眯的奉承道:“大人乃尊贵之躯,下官特精心炮制此‘北苑’请大人品鉴,大人果然是慧眼独具,一品便知!”

“哦?北苑?朝廷贡茶!此乃圣上专供,下官岂敢私自偷饮?若我都全都喝此茶,岂不少了朝廷供奉?你我吃罪不起!吴大人造次了!”曹咏嗔怪道。

“下官不敢,朝廷供奉下官早已于上月送往临安府了,此杯中之物乃是下官专为孝敬大人而储备的,就请大人安心享用!”吴知府一揖到地,恭敬道。

“嗯!”闻听吴知府如此说,曹咏也就未再推却,只点了点头

他又呷了一口茶道:“本官明日即往那尼姑庵去剿灭反贼,还要劳烦吴大人操办一应事宜。”

“侍郎大人放心,下官早已备妥随从兵甲,都在舍下,随时待命。”吴知府答道。

“如此甚好!”曹咏道。

人又叙些题外话,方各自歇息。

日一早,在县尉等人引领下,曹咏带着三个杀手直往赭云庵去了。

再说那赭云庵。

自慧能师太圆寂后,掌门之位便由一年长愚鲁尼姑继承,她是个无主见的,又是个喜听谗言的人

搞得尼姑们互相猜忌,拉帮结派,相互排挤,众尼早已离心离德,失了凝聚力。

那慧若便被她们排挤到了后厨,专事采买造厨等一应琐事。

自赵汾走后,那慧若便似丢了魂魄,更若一具行尸走肉,任谁骂也不还口,任谁打也不还手。

此差使正遂了慧若心意,不用与她们争来斗去。

且说当日一早,慧若与两个小尼姑被派下山去,到镇上采办香火菜蔬等庵内一应所需物事。

未及到镇上,半路上,三人便远远看到了一群官军开来。

只因要回避,慧若三人便急忙躲入道旁树丛里观望。

只见五个人骑着高头大马走过,趾高气昂的,后面跟着上百号蕃兵,大张旗鼓,声势浩荡

慧若识得马上一人,便是前述被慧能师太掌掴的那个县尉,另外四人却未曾见过。

只见那四人衣着服饰颇有些华贵,似是来头不小。

见到那县尉,让她想起了赵汾,继而想起了师太,引得慧若不由得心下生疑。

但又觉得这些官军不像是去赭云庵找麻烦的,许是去哪里抓捕人犯也未可知。

慧若如此一思忖,也就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便同那两个小尼姑直往镇里去了。

也是凑巧,平日里早早就将菜蔬果品送到集市的那些村夫,今日却是迟迟不来。

集市上一群来等着买菜的妇人,个个都在咒骂村夫。

人见此状况,便先去采买香火纸品等物,随后再来采办菜蔬。

及至巳时,那些村夫才陆续挑着菜上了集市,个个浑身是烂泥。

妇人们俱围上去,便如要抢似的,忙的村夫不亦乐乎。

一个壮硕妇人边挑菜边骂道:“天杀的腌臜破落户,若误了俺家晌午饭,俺当家的便来砸了你的菜挑子!”

村夫委屈道:“嫂嫂不知怜惜俺们种田人,一场狂风急雨直冲的路也断了桥也塌了,俺们绕了好一大圈,费了好大劲才将菜送来,还遭你一顿好骂!”

人闻言一阵嬉笑。

待采买齐了菜蔬,三个小尼姑便挑起担子直往回走。

一路泥泞,紧赶慢赶,至午时,三人方到了赭云庵外。

且看,哪里还有什么赭云庵?

原来那尼姑庵已化成了一片火海。

庵院内外尸首横陈,血流成河,弥漫着一股血雨腥风。

蕃兵们还在尼姑庵内来回奔跑走动,搜寻未断气的尼姑,上去便补一刀。

另有五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在庵院外指挥。

这些人便是慧若在路上遇到的那些官军。

此时,尼姑庵里除去她三人,已无活口

官军们正在点火,企图烧掉庵内仅剩的几间屋宇房舍。

两个小尼姑见状,吓的腿一软,撂下菜挑子,便瘫在地上了,还“呜呜”哭起来。

蕃兵们闻听哭声,回头见是三个小尼姑,便又围过来。

慧若掣剑而出,迎上去,只听“刷刷刷”几剑便撂倒了十几个蕃兵。

见这小尼姑颇有些本事,三个骑马的杀手便疾驰而来,挥刀向慧若砍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慧若一个后空翻避开刀锋,落地后,顺手又拉起地上的两个小尼姑,便直往山坡上跑。

那三个杀手也不追赶,其中一人搭箭便连射两箭。

只听“啊、啊”两声惨呼,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