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潜行(3/4)

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出《荀子·天论》)

啟老目光微抬。这几天时间,每次环视众人,总发觉在列的缺了个本应在场的人。这个人自然就是投奔了二楞三宝的朔阳,至于也已经失踪的铭辉,啟老似乎是早有预见,并未怎么放在心上。

一众人里,张迁是听得最认真的。

商紬虽然被啟老劝诫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可一个人在顺境的时候哪有那么容易能做到不矜不伐、虚怀若谷。他最近虽然有了些收敛,可眉宇间的锋芒依旧显露无遗、免却不了有意无意间的喧宾夺主。

若是寻常子弟,啟老责之尚可;可对于商紬来说,这却可能是一种存在于帝王身上的揽御天下的傲骨,自然是瑕不掩瑜。辨其曲直的话,根底就在于一个人本心了。而谈及本心,除非是初始于幼年、长久潜移默化的润泽影响,很难被外力左右。

同样,傲骨在身,王的个人意志才能传导到社稷寰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才可能有一个什么样的治下。事实上,决定一个王子是否能顺利承袭江山的,往往是看他能否统御那一干臃肿庞杂的王公大臣。只要统治这个国家的机构运行没有大恙,君王遵循一些基本的法则即可治理通明。

自古以来,开江山的明主所寄望的万世基业,并不需要他的后世频繁谋变、只需要其能驾驭得了麾下的谋臣武将。

啟老:“豪杰不安其位,则良臣出;积劳之人不怀其禄,则兵士不用;民偷处而不事积聚,则囷仓空虚。如是而君不为变,然则攘夺窃盗残贼进取之人起矣。“(出《管子·八观》)

……

“报!”在众人的注视下,一个身着轻甲的卫士跑到薛子敬身边,道:“将军,铭公子的尸首找到了。不过,已残缺不全……附近还有大队人马的痕迹。”

薛子敬听完一愣,“大队人马?这方圆百里,应是只有我们才是呀。”

“小人绝不敢欺瞒将军,确实有大队人马,少说也有两百人。看他们留下的行迹,应该是在围捕一群野兽。”

薛子敬:“围捕?”

“是的,将军。”

“能看出来他们在围猎什么东西吗?”

人迟疑一下,道:“这个,小人不太敢确定,恐是三十余只狼。”

“什么!”薛子敬惊到压不住耳语的声音,来人也被吓了一跳,半跪到地上。“你下去吧,告诉你们领头,派人再探,严密注意那群人的动向、扩大守备巡逻的范围。”

“得令!”

人退去,看着众人面面相觑的样子,薛子敬道:“王子、国老,探子回报,有大队人马欺近。我等恐要早做打算、退离此地才是。”

啟老听到这话不禁也愣在当场。

商紬:“此地干旱少水,大队人马根本无法补给,会不会是弄错了?”

薛子敬:“禀殿下,据探报,那队人马约两百人,正在围捕大约四十只狼。并且……”

“并且什么。”

薛子敬:“铭公子已死!”

人惊恐。啟老脸上也露出疑惑之色。如果他先前还能肯定朔阳和蓝晴对上铭辉等人应十拿九稳的话,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变数,可就难说了。而目前的消息只算是,铭辉已死,朔阳和蓝晴生死不知。

商紬起身踱步,面上根本看不出慌乱。“我有甲士五百,还怕他不成!”

啟老压下心中的惊疑,道:“王子稍安,我等自是不必惧怕。不过……”他没有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丁儒弱弱的声音传来:“若是围猎四五十只狼,两百人肯定是不够的。”

等丁儒说完,啟老冲商紬点了点头,示意认可。

“怎么,照面还没有打一个,我们便退走不成?”声音传来,确实最先前缺席的苏晨开口了。

丁昌刚从铭辉已死的消息中回过神来,他虽然早看出朔阳和蓝晴不在,可毕竟涉及到了商紬,也不敢妄猜。听到旁边苏晨的声音,道:“哦,那苏公子意下如何?”

“自是不能损了我大商的声威。”苏晨说完,手中的折扇一开,轻轻扇了起来。扇子上寥寥几笔,竟然画得一副好山水。如他本人一样,话少了些,但和一众人吃喝玩乐样样不落。啟老见这扇子的第一眼,便说他的才气,都藏在留白里了。

张迁:“殿下!稳妥起见,差人去调兵吧!”

丁儒和苏晨听完,都点头认同。

丁昌:“莫不是先前所说的贼寇?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啟老摇摇头,道:“一般的流匪,哪会有这样的手笔?就冲着围猎群狼这一说,必是训练有素的军士无疑。”

商紬:“那会是何方人马?”

“此处荒芜绵延两千余里,行军驻军皆不易。各城在此间俱无巡防,莫非这队人马是循着狼群印记、穿行沙漠而来?”啟老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