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危机解决了?(1/2)
林如信笑笑,
“劳二爷记挂,七爷身体是比之前好些了,但还不大好,见不得,许再过阵子,到了春天会好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接着换了话题,不让温二有继续问下去的机会,
“我刚给四爷和风少爷送了贺礼过去,怎么瞧着这两位合办的婚礼,倒不如京都里这般家单独办的婚礼热闹?
莫非这是临渭郡的风俗?”
温二一摆手,
“哪里是什么风俗,就是特地吩咐了要简单些没大办。
如今正值灾荒之年,外面的流离失所吃不上饭,朝廷正为此焦
烂额,我们这时候大肆
办婚事,不合适。
哎,希望这灾荒快些过去吧。
在泉阳东桐的生意全都没了不说,现在临渭东边儿的铺子也都是半歇业的状态,再这么下去,迟早要影响到这。
咱家虽然捐了一大笔粮食给官府,也组织了到外面施粥,但效果也就那样。
莫说治本了,就连治标都治不好,只能暂时稳一稳外边的况。
再过一阵子,这施粥也要缓一缓了,这几个月仓库里的粮食已经用了太多。
要是温家的仓库里没有足够的粮食,稳不住镇上的粮价,那小镇粮价一升起来,就再难控制住了。”
林如信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与温二一并叹气。
“要是没有新转机的出现,只怕临渭郡受灾也只是早晚的事。”
温二倒是不似他这般忧虑,说道,
“郡守那边只消再撑个半年,别处不敢说,临渭倒能保住。”
林如信惊讶,在各郡都有自己的手眼线知晓外面
况的他都没有好法子应对这灾荒,温二又如何有底气说半年能保住临渭郡?
“莫非二爷有什么好法子?”
温二笑笑,却是卖了个关子,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林管家觉得这阵子府上做的点心如何?”
林如信略一思索,想到这阵子府里送来的各式红薯甜点,味道倒是不错,
“二爷是说红薯?
红薯产量是寻常粮食的三倍多,且三月份和六月份都可种,一年能收两茬,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
只是说半年就能解决问题,未免太过自信了些。
这法子他当然也早就想到了,但是也早就被他否定了。
红薯的产量相较其他粮食算是很大了,但是要解决要下的危机,却还不够。
理论上讲,若是临渭全部种植红薯,半年后,留够自己吃的,剩下的那些拿去供养围在临渭郡周边的灾民,再撑个三两个月问题不大。
但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考虑,时间。
红薯成熟一季从现在起需要六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温二说的那半年时间。
但外面的灾民等不了这六个月的时间了,临渭郡也等不了这六个月的时间了。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下雨,到六月份,这
雨绵延五个多月的时间,
雨引发其他的灾害,再加上风寒疫病等的影响,以及朝廷赈灾行动的错误、迟滞,导致大规模的灾民出现。
而灾民所到之处,又变成了新的灾区,产生了更多的灾民,如此循环往复……
若只是灾荒倒还罢了,但这件事一开始就透着蹊跷。
发展到现在,出现叛军直指京都,完全是赤地表明,在这灾难背后另有推手。
想活命是的天
,灾民不会愿意饿死在有粮食的临渭郡周围,等他们彻底走投无路之后,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进
临渭。
就像当初他们进泉阳那样,他们会把临渭变成下一个泉阳,然后把整个齐国拖垮。
如果背后再有别有用心地引导一番,这个过程只会来的更早更快。
如果临渭郡被灾民占满,那么正常的种地生产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到时候别说种粮供给灾民了,保住自己都是问题。
问题就在这里,如何保证在粮食成熟之前,守住临渭郡。
不断施粥,保证外面的部分灾民有活路,让他们不那么容易大范围的被煽动,是一个法子。
但这法子需要现在就有大量的粮食做支撑。
那会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
这些粮食从哪里来?
朝廷?官府?民间?
温家还有粮食,但如果继续投大量的粮食稳住灾民,那么临渭郡内部的
况必然无法兼顾,可能就会出现没有从外面被灾民攻
,反而内部出现灾民这种
况。
除非,能有别的法子减少临渭郡外面的灾民数量。
要是灾民数量在可接受可控制的范围内,一切就没那么危急了。
林如信想的神,一时忘却了眼下的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