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约(2/2)

这个刚来宣安的柳月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多的关注?徐少恒与吴王,二人与柳月之死到底有无关联?刘同深感案件的背后必然会牵扯出更多的秘密。

出太常府后,刘同一时陷入了茫然。

送走了刘同,回到书房,徐少恒让家丁去把冯鹤找来。

黑衣人、稷下学舍、杀手。当下,只有稷下学舍有迹可寻,万千头绪或许可以从稷下学舍处寻得突破,徐少恒这样想着。

过了片刻,家丁来报:冯将军一早就出门了,还没有回来。

这时,束盛送来一封信,是一个申国学子送来的,说是替他家的路师兄送的,说完就走了。

徐少恒接过来信,拆开一看,上面写着:“西城甲卯巷云外楼紫云阁,申时恭候太常大人,有要事相告,稷下学舍路远。”

看着这封来信,徐少恒的内心有种莫名的惊慌,一来是因为自己刚刚想到从稷下学舍这里寻找突破口,就收到他们的来信;二来,便是这会面的地址----西城甲卯巷。

若问这宣安城内最繁华之处,当数北南二市,南市是达官贵人们的居住之所,这里的人非富即贵。北市则恰恰相反,三教九流,江湖艺人大都聚散于此,那里有全宣安城最好的客栈、酒肆、青楼、茶馆、戏院还有数不清的商铺和工坊。而东市则是另外一派景象,东市大多是皇家机构和京兆府衙所在,街道上虽然整洁有序不似北市那番热闹,但也是一片车水马龙的景象。

唯独西市残败破旧,肮脏不堪,当今皇帝好像是故意忘记了这座京城的西市,这么多年来西市从以前的高府大院、花天锦地逐渐变成了如今的衡门深巷、败井颓垣。让熟悉西市的人不禁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千年王八万年神。

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西市在前宋时期,居住的都是豪门贵族,当年血洗宣安时,这里死的人最多。

这几年,一些老资历的文臣,联名上书要扩建翰林院。可是,东市那边再无空地,便有人提议从西市划出一小块来,修建翰林院和书院。三批六审之后,最终陈帝同意将西市划成了甲巷和乙巷,甲巷占地不大,用来修翰林院和书院。这几年甲巷改建得还算不错,翰林院就在甲子巷一号。来到甲巷的人,大多是全国各地的学子和翰林院的大学士,其中的位于甲卯巷的云外楼是陈国最大的藏书楼。

甲卯巷,同时也是徐少恒儿时生活的地方,当年的徐国公府就在此处。虽说回到了宣安城已经三年,可是儿时的住地早已经物是人非,徐少恒也很少来此地。一来自己毕竟是南楚的世子,如果经常来此回忆往事,当今皇帝知道了必然会疑心重重;二来睹物思人,往事浮现,那段不忍回首的记忆,只会带来悲伤。所以这几年徐少恒也是刻意回避这里。

可是,今天稷下学舍的路远,偏偏约自己来此相会,徐少恒的心中感到蹊跷,一丝不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