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咏明德寺(1/2)
在东都柜坊的后仓厢房里,几个意气风发的男围坐在热气腾腾的暖锅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桌子够大,李奏让阿凛、阿冽、阿慕三个也了席,很多年以后,有
回想起来,这是他们吃得最舒心畅快的一餐,也是这些
唯一一次,君臣尽欢。
十月里的庆成节,宫里银杏树的叶子才刚开始变黄,太和殿空的殿前广场,今
摆上了一排排的矮桌。
太和殿正殿里坐的是圣上、太后、皇亲国戚,殿外坐的是正五品以上的大臣。
大殿门设置成了歌舞台,两旁乐工各有二十四
,舞者多达六十
。大家
场的时候,新编排的《长寿乐》,就已经在殿外奏响。
嫔妃、公主和贵们的宴席设在偏殿,她们看不到歌舞,只能听到乐曲。但无需歌舞助兴,偏殿内衣香鬓影、环珮玎珰,自有一番风
。
乞巧节大家曾聚过,比现在还多,这些贵
们虽然已经落座,仍找到熟识的
窃窃私语,像是几辈子没见面了那般。
苏洛泱独自坐在柱子边的一张台子旁,这里远离太妃、长公主们。
从进殿开始,她的心里就有一丝不为知的感慨:
大明宫太和殿,这是文宗二十六岁以后,被宦官软禁致死的地方,如今却在此歌舞升平,庆祝他二十二岁诞辰。
“这位小娘子看着眼生,不知是哪个府里来的?”
坐在洛泱旁边的,一位高髻上了很大朵绢花的小娘子问道。看她应该比和自己年龄相当,洛泱欠身笑笑:
“我姓苏,是刚从洛阳来的,所以并未识得。”
“姓苏?洛阳我只认得李留守的孙李娘子,不知妹妹可知?”
那小娘子扇了扇手里的团扇,扇子上似乎熏了香,浓浓的麝香味扑鼻而来,差点让洛泱喘不过气。
“李兰枝啊,她是我学同窗。不知妹妹如何称呼?”
“我叫贾文玉,京兆尹贾束是我祖君。”那小娘子用扇子掩着嘴,“吃吃”的笑起来:“原来李兰枝也上过学,上次我们比赛写‘咏月’诗,她可没说。”
旁边一位贵笑道:“乞巧节洛阳上
学的,可被我们压得死死的,一个也没比过我们,李兰枝怎么敢站出来?”
旁边的子都嘻嘻笑起来:“苏娘子,你算是逃过了,在别提上
学吧。”
虽然洛泱穿越之后,一天课也没上过,不过她倒认为,东都保留着学没什么不好,她故意问道:
“你们不上学,难道与兄弟们一块念书?”
旁边子都被问傻了,没想到,苏洛泱是个不怕死的。
“我在家里自有母亲教我《则》《
训》,读诗写诗也是可以的,
嘛要和兄弟们一块念书?难道,你上了
学,就比我们高明的多?”
贾文玉有些不高兴,声音就有点尖,连太妃们也侧身问旁边的公主,可坐前面的几个却都不认识贾娘子身边那位。
杨太妃突然想起一个,忙招手叫了
官过去,附耳一问,果然是李明珠的小
儿苏洛泱。
洛泱不知道,乞巧节的时候,因为圣上出了个“咏月”的诗题,正殿男子在写,偏殿的子也在写。
可洛阳的几位写得都不怎么好,就已经被长安贵嘲笑一番,所以李兰枝提都不敢提自己上过
学。
现在歪打正着,洛泱又提起了这个话题,怎能不让她们幸灾乐祸的嘲讽。
后世只记得盛唐时
子地位提升,却不知李奏父亲让
写了《
论语》、《
孝经》让
子学习遵循,这两本书各有一句话让洛泱印象
刻:
那就是“将夫比天,其义匪轻”,和“罪莫大于妒忌”。
也就是这个时候,长安的学都关了,贵
们回到足不出户的时代。
既然她们不上学,当然要说不上学的好,贾文玉本就想出风,见大家看着她们,便指着不远处的明德寺道:
“既然苏小娘子认为自己上过学,比我们都强,那......我们比试比试,就咏眼前的这座明德寺,做为庆成节送给圣上的贺礼如何?”
呸!真是个马!
明德寺本叫“唱德寺”,那些大臣们为了表现对当今圣上的褒扬,上疏奏请改为“明德寺”,现在要“咏明德寺”,不就是暗暗拍圣上的马吗?
“这个提议好,”金堂长公主推推身边的张太妃,笑道:“母亲,您就给她们做个判官,也好到皇兄面前讨赏去。”
张太妃点点说:“明德寺就是圣上明德,
子含蓄,这个题目果然好。那位是哪府来的小娘子?”
“回太妃的话,我阿爹是同州防御使苏知远。”洛泱站起来给两位太妃行礼。
“原来是李明珠的儿。你第一次进宫,莫要被她们唬住,不过是一首诗罢了。”张太妃安慰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